母子檔的音樂追星族 陶曉清和馬世芳

2023-05-15 15:35 曾憲虹

陶曉清(右)和馬世芳(左)母女參加音樂座談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9/03/01 鍾豐榮攝影)
陶曉清(右)和馬世芳(左)母女參加音樂座談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9/03/01 鍾豐榮攝影)

伴隨許多青年朋友長大的《中廣熱門音樂》,是四、五、六年級生的共同記憶。當時接觸西洋流行音樂的管道途徑有限,廣播主持人陶曉清,引進新穎的西方流行歌曲受到廣泛青睞。70年代中期,在淡江大學的李雙澤於校內活動中高呼「唱自己的歌」,掀起民歌運動的序幕,自此創作歌謠一時蔚為風潮。

陶曉清19歲踏入廣播界至今,一路從西洋流行音樂介紹到校園民歌,推廣音樂不遺餘力。她策劃「第一屆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與《我們的歌》專輯出版,那時民歌運動健將的胡德夫、楊弦、楊祖珺、吳楚楚等,帶動校園歌曲運動風潮,也為日後的金韻獎、民謠風創作比賽奠定基礎。

而她的兒子馬世芳繼承其志不遑多讓,1993年仍是台大學生的他,發起「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評選活動。敦請母親協助邀請眾多音樂人、歌手與專業人士參與,與同學們一起編輯、製作,而後由時報出版印刷的《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這份名單成為當代聆聽音樂的重要參考指引,這份名單還流傳至中國大陸,可見其影響深遠。

陶曉清和馬世芳這對母子,在不同世代耕耘華語流行音樂的夢土。這一場母子對談的講座上,由先天基因聊到後天環境,從音樂啟蒙談及信任尊重,在開通的父母教育下,抵押房產支付費用供全家一起出國看博覽會的旅程。從黑膠到CD,他們對音樂的喜好甚至還會一同看演唱會,真是一見的母子追星族。

老媽陶曉清 音樂百寶箱 兒子馬世芳 搞出五四三

2004-11-30/聯合報/A10版/相對論

一個是民歌時代的音樂教母,一個是e世代的音樂網站主;母子攜手去聽鮑伯狄倫、保羅麥卡尼演唱會,代溝在他們身上,不存在。

喜歡當年民歌清新的青壯世代,大概都是聽陶曉清的中廣「熱門音樂」節目長大的;迷戀獨立樂團自由氛圍的樂迷,很少人不知「五四三音樂網站」站長馬世芳。

陶曉清和馬世芳這對母子,巧合也必然地接續耕耘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夢土。從小在母親陶曉清數以千計的黑膠唱片、卡帶蒐藏及作家父親亮軒(馬國光)的書堆裡長大,馬世芳自然而然成為音樂與文字工作者,以網站為這個世代的音樂理念發聲,並以滿足非主流樂迷需求為己任。

引領音樂風潮的廣播界前輩陶曉清,從未停止學習,也攜家帶眷追尋新知。當年和亮軒決定抵押房子也要全家出國看博覽會的壯舉,至今聽來仍不可思議;和兒子攜手去聽鮑伯狄倫、尼爾楊、保羅麥卡尼、U2、史密斯飛船等演唱會,共同陶醉,多麼幸福的風景。代溝在這對母子身上是不存在的。

以下是陶曉清和馬世芳母子的相對論。

音樂啟蒙

High Noon 陶的第一首英文歌

記者問:一般人會猜,馬世芳會搞五四三音樂網站,是受媽媽的影響。真是這樣嗎?

馬世芳(以下簡稱馬):我現在三十歲,從小到大聽我媽廣播次數,應該不到十次。我爸教廣播電視,但我們家很少開收音機,除非颱風!父母從不會跟我說你長大要怎樣怎樣,但家裡就是有這麼多書、唱片,自然會往裡面鑽。

陶曉清(以下簡稱陶):我的唱片、CD大概有幾面牆那麼多吧,少說五、六千張,有些出了CD後,唱片就丟了,一定要捨得,不然不得了。(馬:我小時候不懂事,不然就勸她不要丟。)好東西都被他A走了,我找不到的,八成在他那裡。現在流行復刻版,才知黑膠唱片是拍賣網站搶手貨!

馬:跟我媽借的大部分是華語絕版的,像劉錚「南下列車」,黃耀明、葉樹茵的作品。最近整理台灣流行音樂資料,這些常用到。

問:現在音樂管道發達;在陶曉清的年代,妳的音樂啟蒙又是怎麼開始的?

陶:我父母什麼都聽,傳統戲劇聽很多,平劇、崑曲、周璇老歌都有。我媽媽為了讓我英文好,還教我唱英文歌。(馬:外婆教妳唱什麼啊?)High Noon,電影「日正當中」主題曲。

馬:喔,五零年代的歌。

陶:我們那時都是黑膠唱片,七十八轉,一張唱片只有兩面兩首歌。

馬:一摔會碎的那種。外公外婆是開通的人,我媽年輕時非常漂亮,很多男生追她。外婆跟我媽說,男生要約你,一定要他來家裡接妳;如果他不敢來,表示心裡有鬼,就不要跟他交往。我媽要去約會,外婆還幫她化妝。

陶:所以同學都很羨慕我,舞會前,她們會來我家化妝、換衣服。我後來去念五專廣播電視科,父母也同意我這方面的才華,所以我算立志頗早。

問:據說你們家教養小孩是放牛吃草?孩子曾經叛逆過嗎?

馬:放牛也要看著牛別跌到河裡去!我沒怎麼叛逆過,國中時恨不得生病不去上學,爸爸卻告訴我要接受社會的遊戲規則。高中編校刊宣洩所有不滿的能量。後來進台大中文系留了長髮,到腰際,我媽還問我:「要不要燙起來,比較好看?」(陶:我不是開玩笑,是認真的建議。)

我媽的偶像「The Who」主唱Roger Daltrey,有頭漂亮的金黃色捲髮,齊柏林飛船的主唱Robert Plant也是。我媽應該是叫我燙成那樣。她的朋友王家棟、薛岳都留長髮。大四我把頭髮剪成香菇頭,我爸還說:「啊!好可惜!」

陶:我對自己的小孩有足夠的信心。有事,全家一起面對。他高二編校刊請公假八百節,幾乎只有期中考前上課,其他時間都不在教室裡。(馬:我原本不敢講,我媽去開家長會,老師覺得我會留級,才告訴她。)

他跟我說,他們自詡為「新一代的知識分子」,他們一票人約好高三好好念書,一起考上台大。我安心了,他不是瞎混,是有理想的,一群小朋友志同道合,那種感覺我很能夠體會。

雖然沒有上課,但他們學到的,也可以終身受用。我跟老師說了,公假太多、可能留級的問題,他必須自己面對。後來爸爸(亮軒)聽我一說,也覺得有道理。

老爸亮軒

抵押房子 全家去日本博覽會

馬:感謝我父母的開通———這不是我媽在,我才這樣說。父親是興趣博雜的人,對天文、地理都有興趣。(陶:記得哈雷彗星來的時候,他爸爸買了一支望遠鏡,全家到處追哈雷……)結果什麼都沒看到,笑死人了!

有一次壯舉是一九八五年,我十四歲,弟弟十一歲,爸媽帶我們去日本看科學博覽會,整整兩星期。

那時外幣匯率還很高,出國旅行也不像現在方便;隔年還到加拿大去看世界博覽會!

陶:一家人去日本那麼多天,門票、住宿很花錢,我們沒有太多存款,決定把房屋抵押貸款出國去。但我們覺得值得。

筑波博覽會我們去了很多天,但沒看完,先去了京都看古蹟。最後一天,本來要去迪士尼樂園,但我希望能再回筑波看展。我讓孩子自己決定。兄弟倆商量後跟我說:去筑波。我真安慰!

馬:我們是覺得,那時不回去看展,以後就沒有了。

陶:那次我們還去看了歌舞伎,那表演是很長的,兩個小孩也不吵,很乖,帶了漫畫書去,還帶便當。

馬:我們看到睡著,劇情是武士要切腹,我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睜眼再看:啊,那個武士怎麼還沒死,還在切?

在很小的時候,父母親就不會用逗娃娃的口吻跟我們講話,把我們當大人。小學時我爸就會平起平坐跟我聊藝術、文學。(後略)

【聯合報 相對論】專題介紹

相對論.發刊辭

聽別人 發現自己

2004-01-06/聯合報/A6版/相對論

【台北訊】天下許多事都不是絕對的。同一件事,在不同背景、不同世代或不同職業的人看來,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換一個角度,換一種身分,換一個時空,許多事會出現不同的衡量。

看看別人,有時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傾聽不同的意見,更可以增加我們的深度與容量。多年來台灣一直在強調塑造共識,結果社會的裂痕卻愈形擴大;因為許多人只要求別人同意自己,自己卻忘了要欣賞對方,忘了尊重相對價值。

本報即日起每周二推出「相對論」專題,每次將邀請不同領域、不同舞台的兩個相關人物對談。他們或許是父子,或許是兄弟,也許是師生,也許是同行或不同行。藉由這些跨界、跨世代、或跨性別的對談,希望提供讀者透視人與人互動的奧妙,也提供讀者多一雙自我觀照的眼睛。

最新文章

來源:聯合報-28 影視資訊(2000/03/17)

師生戀經典之作《魔女的條件》 劇情大尺度 主題曲〈First Love〉也經典

2025-04-03
張秀卿(圖)頭一招開記者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8/17 李府翰攝影...

「苦情歌后」 張秀卿8歲開始護嗓、12歲奪冠!艱辛奮鬥終贏得金曲獎

2025-04-02
來源:民生報-12-電視資訊(1989/04/26)

30多年前公視紅牌節目「愛的進行式」 陪伴一代人青春

2025-04-01
徐進良執導「拒絕聯考的小子」,向主要演員提示劇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9...

1975年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大賣 同名電影也叫座!

2025-04-01
來源:聯合報-A1 要聞(2003/04/02)

張國榮結束46歲人生 當年斗大新聞標題震撼兩岸三地

2025-04-01
李國祥(圖)的個人第二張國語專輯「情到濃時」發表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

「李國祥」曾擊敗郭富城奪新人金獎 《餘情未了》登事業巔峰後轉戰台灣

2025-03-31
[練習曲]首映,導演陳懷恩(左起) 、馬英九、製片楊麗音、新人東明相一起比出加油...

2007年國片「練習曲」引爆單車環島風潮!73歲企業家也拼了

2025-03-31
藝人紀寶如( 右 ) 和監護人祖母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9/05/14...

紀寶如5歲半出道大紅大紫!為當童星竟被逼打「抑制生長針」

2025-03-29
日本女星廣末涼子(中)在台北凱悅飯店出席電影「秘密」記者會。圖為電影「秘密」製片...

2025大港開唱迎來「20世紀末最後美少女」 廣末涼子歌影兩棲 歌手身分出道第一年就參加NHK紅白歌合戰

2025-03-28
高慧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10/28  本報記者攝影)

出道就與張學友合唱走紅!高慧君轉行當演員奪金鐘

2025-03-28
唐從聖和王欣逸主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2004/04/25  王宏光攝影)

偶像劇童星誤入歧途 加入幫派淪為殺人通緝犯

2025-03-27
宣宣穿著清涼為麻將遊戲代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0/22   陳俊吉...

「台灣水電工」轟動全台!謎片始祖女星宣宣華麗轉身成醫生娘

2025-03-26
張清芳的新專輯「純粹」才推出兩周,銷售量就已經超過二十五萬張,新東家「EMI」開...

90年代四大天后之首!歌壇東方不敗張清芳

2025-03-26
瑪姬史密斯(中)首度獲奧斯卡金像獎的「春風不化雨」,在台灣曾被禁演。圖/摘自IM...

奧斯卡得獎片「違反固有道德」?瑪姬史密斯、伊莉莎白泰勒封后作都被禁演!

2025-03-25
香港歌手盧凱彤(左)昨天為演唱會彩排,與方大同(右)高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

「港台首席女吉他手」盧凱彤32歲驟逝 曾在金曲獎勇敢出櫃、力挺平權!

2025-03-24
楊賽芬今晚將卸下全國歌唱名人榜主持人的棒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7/07/...

播出只有一年多! 楊烈、百合二重唱等實力派唱將皆出自《全國歌唱名人排行榜》

2025-03-22
Linda專輯發表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8/06 王忠明攝影)

Linda廖語晴能演又能唱 真實身分竟是影城千金

2025-03-21
吳念真紀念已逝父親的電影「多桑」,在台北中國戲院舉行首映會,圖為張書鳳(右起)、...

入選金馬影史百大華語片 吳念真執導處女作《多桑》

2025-03-20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