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檔的音樂追星族 陶曉清和馬世芳

2023-05-15 15:35 曾憲虹

陶曉清(右)和馬世芳(左)母女參加音樂座談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9/03/01 鍾豐榮攝影)
陶曉清(右)和馬世芳(左)母女參加音樂座談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9/03/01 鍾豐榮攝影)

伴隨許多青年朋友長大的《中廣熱門音樂》,是四、五、六年級生的共同記憶。當時接觸西洋流行音樂的管道途徑有限,廣播主持人陶曉清,引進新穎的西方流行歌曲受到廣泛青睞。70年代中期,在淡江大學的李雙澤於校內活動中高呼「唱自己的歌」,掀起民歌運動的序幕,自此創作歌謠一時蔚為風潮。

陶曉清19歲踏入廣播界至今,一路從西洋流行音樂介紹到校園民歌,推廣音樂不遺餘力。她策劃「第一屆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與《我們的歌》專輯出版,那時民歌運動健將的胡德夫、楊弦、楊祖珺、吳楚楚等,帶動校園歌曲運動風潮,也為日後的金韻獎、民謠風創作比賽奠定基礎。

而她的兒子馬世芳繼承其志不遑多讓,1993年仍是台大學生的他,發起「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評選活動。敦請母親協助邀請眾多音樂人、歌手與專業人士參與,與同學們一起編輯、製作,而後由時報出版印刷的《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這份名單成為當代聆聽音樂的重要參考指引,這份名單還流傳至中國大陸,可見其影響深遠。

陶曉清和馬世芳這對母子,在不同世代耕耘華語流行音樂的夢土。這一場母子對談的講座上,由先天基因聊到後天環境,從音樂啟蒙談及信任尊重,在開通的父母教育下,抵押房產支付費用供全家一起出國看博覽會的旅程。從黑膠到CD,他們對音樂的喜好甚至還會一同看演唱會,真是一見的母子追星族。

老媽陶曉清 音樂百寶箱 兒子馬世芳 搞出五四三

2004-11-30/聯合報/A10版/相對論

一個是民歌時代的音樂教母,一個是e世代的音樂網站主;母子攜手去聽鮑伯狄倫、保羅麥卡尼演唱會,代溝在他們身上,不存在。

喜歡當年民歌清新的青壯世代,大概都是聽陶曉清的中廣「熱門音樂」節目長大的;迷戀獨立樂團自由氛圍的樂迷,很少人不知「五四三音樂網站」站長馬世芳。

陶曉清和馬世芳這對母子,巧合也必然地接續耕耘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夢土。從小在母親陶曉清數以千計的黑膠唱片、卡帶蒐藏及作家父親亮軒(馬國光)的書堆裡長大,馬世芳自然而然成為音樂與文字工作者,以網站為這個世代的音樂理念發聲,並以滿足非主流樂迷需求為己任。

引領音樂風潮的廣播界前輩陶曉清,從未停止學習,也攜家帶眷追尋新知。當年和亮軒決定抵押房子也要全家出國看博覽會的壯舉,至今聽來仍不可思議;和兒子攜手去聽鮑伯狄倫、尼爾楊、保羅麥卡尼、U2、史密斯飛船等演唱會,共同陶醉,多麼幸福的風景。代溝在這對母子身上是不存在的。

以下是陶曉清和馬世芳母子的相對論。

音樂啟蒙

High Noon 陶的第一首英文歌

記者問:一般人會猜,馬世芳會搞五四三音樂網站,是受媽媽的影響。真是這樣嗎?

馬世芳(以下簡稱馬):我現在三十歲,從小到大聽我媽廣播次數,應該不到十次。我爸教廣播電視,但我們家很少開收音機,除非颱風!父母從不會跟我說你長大要怎樣怎樣,但家裡就是有這麼多書、唱片,自然會往裡面鑽。

陶曉清(以下簡稱陶):我的唱片、CD大概有幾面牆那麼多吧,少說五、六千張,有些出了CD後,唱片就丟了,一定要捨得,不然不得了。(馬:我小時候不懂事,不然就勸她不要丟。)好東西都被他A走了,我找不到的,八成在他那裡。現在流行復刻版,才知黑膠唱片是拍賣網站搶手貨!

馬:跟我媽借的大部分是華語絕版的,像劉錚「南下列車」,黃耀明、葉樹茵的作品。最近整理台灣流行音樂資料,這些常用到。

問:現在音樂管道發達;在陶曉清的年代,妳的音樂啟蒙又是怎麼開始的?

陶:我父母什麼都聽,傳統戲劇聽很多,平劇、崑曲、周璇老歌都有。我媽媽為了讓我英文好,還教我唱英文歌。(馬:外婆教妳唱什麼啊?)High Noon,電影「日正當中」主題曲。

馬:喔,五零年代的歌。

陶:我們那時都是黑膠唱片,七十八轉,一張唱片只有兩面兩首歌。

馬:一摔會碎的那種。外公外婆是開通的人,我媽年輕時非常漂亮,很多男生追她。外婆跟我媽說,男生要約你,一定要他來家裡接妳;如果他不敢來,表示心裡有鬼,就不要跟他交往。我媽要去約會,外婆還幫她化妝。

陶:所以同學都很羨慕我,舞會前,她們會來我家化妝、換衣服。我後來去念五專廣播電視科,父母也同意我這方面的才華,所以我算立志頗早。

問:據說你們家教養小孩是放牛吃草?孩子曾經叛逆過嗎?

馬:放牛也要看著牛別跌到河裡去!我沒怎麼叛逆過,國中時恨不得生病不去上學,爸爸卻告訴我要接受社會的遊戲規則。高中編校刊宣洩所有不滿的能量。後來進台大中文系留了長髮,到腰際,我媽還問我:「要不要燙起來,比較好看?」(陶:我不是開玩笑,是認真的建議。)

我媽的偶像「The Who」主唱Roger Daltrey,有頭漂亮的金黃色捲髮,齊柏林飛船的主唱Robert Plant也是。我媽應該是叫我燙成那樣。她的朋友王家棟、薛岳都留長髮。大四我把頭髮剪成香菇頭,我爸還說:「啊!好可惜!」

陶:我對自己的小孩有足夠的信心。有事,全家一起面對。他高二編校刊請公假八百節,幾乎只有期中考前上課,其他時間都不在教室裡。(馬:我原本不敢講,我媽去開家長會,老師覺得我會留級,才告訴她。)

他跟我說,他們自詡為「新一代的知識分子」,他們一票人約好高三好好念書,一起考上台大。我安心了,他不是瞎混,是有理想的,一群小朋友志同道合,那種感覺我很能夠體會。

雖然沒有上課,但他們學到的,也可以終身受用。我跟老師說了,公假太多、可能留級的問題,他必須自己面對。後來爸爸(亮軒)聽我一說,也覺得有道理。

老爸亮軒

抵押房子 全家去日本博覽會

馬:感謝我父母的開通———這不是我媽在,我才這樣說。父親是興趣博雜的人,對天文、地理都有興趣。(陶:記得哈雷彗星來的時候,他爸爸買了一支望遠鏡,全家到處追哈雷……)結果什麼都沒看到,笑死人了!

有一次壯舉是一九八五年,我十四歲,弟弟十一歲,爸媽帶我們去日本看科學博覽會,整整兩星期。

那時外幣匯率還很高,出國旅行也不像現在方便;隔年還到加拿大去看世界博覽會!

陶:一家人去日本那麼多天,門票、住宿很花錢,我們沒有太多存款,決定把房屋抵押貸款出國去。但我們覺得值得。

筑波博覽會我們去了很多天,但沒看完,先去了京都看古蹟。最後一天,本來要去迪士尼樂園,但我希望能再回筑波看展。我讓孩子自己決定。兄弟倆商量後跟我說:去筑波。我真安慰!

馬:我們是覺得,那時不回去看展,以後就沒有了。

陶:那次我們還去看了歌舞伎,那表演是很長的,兩個小孩也不吵,很乖,帶了漫畫書去,還帶便當。

馬:我們看到睡著,劇情是武士要切腹,我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睜眼再看:啊,那個武士怎麼還沒死,還在切?

在很小的時候,父母親就不會用逗娃娃的口吻跟我們講話,把我們當大人。小學時我爸就會平起平坐跟我聊藝術、文學。(後略)

【聯合報 相對論】專題介紹

相對論.發刊辭

聽別人 發現自己

2004-01-06/聯合報/A6版/相對論

【台北訊】天下許多事都不是絕對的。同一件事,在不同背景、不同世代或不同職業的人看來,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換一個角度,換一種身分,換一個時空,許多事會出現不同的衡量。

看看別人,有時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傾聽不同的意見,更可以增加我們的深度與容量。多年來台灣一直在強調塑造共識,結果社會的裂痕卻愈形擴大;因為許多人只要求別人同意自己,自己卻忘了要欣賞對方,忘了尊重相對價值。

本報即日起每周二推出「相對論」專題,每次將邀請不同領域、不同舞台的兩個相關人物對談。他們或許是父子,或許是兄弟,也許是師生,也許是同行或不同行。藉由這些跨界、跨世代、或跨性別的對談,希望提供讀者透視人與人互動的奧妙,也提供讀者多一雙自我觀照的眼睛。

最新文章

電視劇太空戰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07-01 郭東泰攝影) 3

小時候的英雄!台灣第一部本土特攝影集1984年《太空戰士》

2025-10-18
勾峰雖非「幾度夕陽紅」的第一男主角,卻有更多的演技發揮空間,順利得到金鐘獎最佳男...

瓊瑤劇戰金鐘,男二女二比男一女一有機會?!唯一獲連續劇大獎的竟是這齣!

2025-10-17
「英文小魔女」鮑佳欣(圖)接受記者採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7/18...

九○年代最強英文天才 「英文小魔女」鮑佳欣嫁給上海創業家後淡出螢光幕

2025-10-15
MTV電影獎頒獎情形。圖為張兆志(左起)、劉德華、徐曉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別只記得奧斯卡!這年美國MTV電影獎票選「台灣年度最佳影片」

2025-10-15
有香港樂壇皇帝稱的羅文從舞蹈演員出身,70年代出道時,以華麗舞台服裝與高亢嗓音打...

八〇年代的舞台之神「羅文」 一首《塵緣》唱進千萬人心

2025-10-13
貝蒂蜜勒(左起)、黛安基頓、歌蒂韓在「大老婆俱樂部」的結尾又唱又跳讓觀眾印象深刻...

好萊塢3大天后為女性出口氣,川普前妻都來客串!「大老婆俱樂部」改編暢銷書冠軍掀起賣座熱潮

2025-10-11
長相酷似影星法國第一美男子亞蘭德倫而走紅歌壇葉明德(右)與名主持人包國良(左)。...

台版亞蘭德倫「葉明德」 聲線特殊能唱又能演風靡一時

2025-10-10
詹姆遜梅遜頒發最佳劇情與導演獎給山中傳奇導演胡金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9...

因為剪輯被批「看不懂」 胡金銓執導《山中傳奇》1979年上映摘下六座金馬

2025-10-09
影劇 第二屆金曲獎 新人獎:黃小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0/10/27 陳...

被譽為「滅絕師太」 PUB女王黃小琥縱橫歌壇三十餘載

2025-10-08
1981年4月16日,《辛亥雙十》開鏡,25日參與演出的主要男演員狄龍、王道、爾...

中影邵氏攜手重現辛亥革命 《辛亥雙十》1981年上映再現武昌起義

2025-10-07
現代當票大千典精品老闆秦嗣林經營當鋪近四十年,手上拿著進化成磁卡的現代當票。圖/...

當舖老闆秦嗣林 寶物鑑定節目寵兒 看盡世間百態

2025-10-06
「我愛美人魚」拍攝。圖為酒井法子(左)、蘇明明(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

日本偶像酒井法子1993年首度跨海拍劇 《我愛美人魚》掀台日合作熱潮

2025-10-03
石中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1/16 詹前基攝影)

「小崔苔菁」歷經破產自殺 石中玉舞台再重生

2025-10-02
茱莉亞羅勃茲的演藝事業因為「鋼木蘭」開始走旺,這部片卻可能是她在台灣票房反應最差...

茱莉亞羅勃茲在台灣最慘的一次票房鐵板!卡司陣容堅強「鋼木蘭」首輪龍頭戲院3天就想下片

2025-10-02
來源:聯合報-09 新藝(1975/02/28)

瓊瑤電影打動七〇年代觀眾 《在水一方》搬上大銀幕 同名主題曲也走紅

2025-10-01
永邦簽唱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10/27  王忠明攝影)

還記得永邦嗎?青春KTV必點《你是我最深愛的人》

2025-09-27
林青霞(左起)、鍾楚紅、葉蒨文難得同台合演,徐克為了每個人的角色塑造和戲分平衡,...

林青霞、鍾楚紅、葉蒨文3后共演「刀馬旦」叫好叫座!徐克為免爭端主動不參加金馬獎

2025-09-26
有「塞車公主」之稱的新黨市議員參選人秦儷舫(秦晴,右),和該黨多名參選人舉行記者...

當年警廣主持紅人「塞車公主」秦晴 後來竟轉戰台北市議員

2025-09-25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