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智源阿Ken燜鍋師徒檔 笑聲背後藏多少苦功
邰智源與阿Ken這對演藝圈師徒,從2004年的《全民亂講之全民大悶鍋》兩人搭檔反串政商界人物。但兩個人的緣分,要從阿Ken還在加拿大攻讀戲劇表演的時候說起,在2000年時邰智源赴加拿大參加聚會,好巧不巧就遇見了還是學生的阿Ken,兩人對彼此的印象,阿Ken形容師傅厲害得像「鬼」,邰智源卻説徒弟普通得像「卒仔」。
阿Ken是怎麼讓邰智源改觀,從原本的不看好到拍手叫好,邰智源又是用什麼「鬼」方法讓阿Ken從綁手綁腳的表演、被罵到想哭,變成光用眼神就能演完一場表演。2006年8月的《聯合報・相對論》,看邰智源與阿Ken相對而論,帶你了解綜藝節目的笑聲背後,藏有多少藝人的苦功。
小邰 阿Ken 悶鍋師徒 搞皮箱哲學2006-08-01/聯合報/A10版/相對論
【本報記者粘嫦鈺、葉君遠、沈珮君】
電視節目「全民大悶鍋」政治模仿秀是當代台灣的消氣丸,甚至紅遍兩岸。悶鍋的靈魂人物邰智源、阿Ken是一對師徒檔,邰智源演什麼像什麼,阿Ken則常演他旁邊的小跟班,沒有幾句台詞,但僅用眼神就讓人絕倒。
紅花綠葉 超有默契
紅花綠葉,默契不是天生。在戲劇科班出身的阿Ken眼中,邰智源等哥字輩的「大咖」,統統是「鬼」。「鬼」字精確的表達了他尊敬和恐懼,每天即興式的挑戰,考驗的不僅是演技。
得過金鐘獎的邰智源,紅過也黑過,現在年薪超過千萬,他有個「皮箱哲學」:人家不要你了,提了皮箱隨時可走人,但當下要盡心盡力。他睡得很少,讀得很多,想得更多。這天他們兩人不模仿任何人,回歸真我,真心面對自己。
問:聽說師徒兩人有特別的相遇機緣?
邰智源(以下簡稱邰):我二○○○年時在加拿大,參加僑界聚會。他走過來問我,「邰哥是嗎?」非常有禮貌。我那時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意思,但不帥,樣子畏畏縮縮的,像「卒仔」。
阿Ken(以下簡稱K):那年我大三、大四,在加拿大念表演,也演舞台劇。看到邰哥,想多了解一下台灣的演藝圈,問了他半小時。他很有耐性,一一回答。
邰:後來碰面,是他當馮凱(導演)場記,記得跟真的一樣。沒多久,王偉忠(悶鍋製作人)問我,「你看這個人怎樣?」我說不怎麼樣,偉忠說,「他想走演藝圈」,我說我知道,這個人不錯,但想走演藝圈,很難啦!(K大笑:為何很難?)外型呀,非常普通的一個人。
K:任何人在邰哥面前,都很普通。現在年輕一輩的,在他面前幾乎沒有好的,他的標準非常高。
邰:現在我發現,他其實有資質,也很有觀眾緣,他不必太努力,就會有觀眾喜歡,這很難得。他在悶鍋演了兩年,我前幾天看了他主持的外景節目「在中國的故事」,打了一通電話給他說:「你成了!」表現已經夠格了。
演啥像啥 人生豁達
問:邰智源是魔鬼教育嗎?阿Ken會不會很受傷、很挫折?
K:他真的像以前的功夫片師父,徒弟爛透了,師父就拿著鞭子在旁邊抽。舉例來說,剛開始演悶鍋時,他演「汪笨糊」,我在旁邊演小弟。因為是新人,我不斷想著要如何表演,但就因為想太多了,表演出來就打折扣了。
我還記得,他指著電視說:你看你演的,你別把一隻蛇演成四腳蛇,瞧,現在已經變成蜈蚣了(邰:最後就四不像了)。他說得有道理,兩人搭配,要相襯才行。
另一次,臨時要我上台,我對這個角色個性不了解,心裡很毛,但我還是硬著頭皮上陣了。這對新人來說很恐怖,尤其是站在他們一堆「鬼」旁邊,像邰哥、郭哥、孔哥、輝哥和洪哥(都是悶鍋演員),你一開口,所有人就盯著你看,而且都不笑,看你要講什麼逗他們笑。
結果真的出錯了,一進廣告,邰哥就罵:「你為什麼不做功課?你就算再倉促,也可以用安全牌解決這個狀況。」我常被他罵到快哭,心裡想著明天不要來了。
邰:悶鍋這種即興演出很可怕,如果反應不快,笑果不好,就立刻變成一塊肉,被一旁隨時準備攻擊的土狼咬死了。那一次,我罵得嚴厲了點,傷到他的自尊心。
(後略)
【聯合報 相對論】專題介紹
相對論.發刊辭
聽別人 發現自己
2004-01-06/聯合報/A6版/相對論
【台北訊】天下許多事都不是絕對的。同一件事,在不同背景、不同世代或不同職業的人看來,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換一個角度,換一種身分,換一個時空,許多事會出現不同的衡量。
看看別人,有時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傾聽不同的意見,更可以增加我們的深度與容量。多年來台灣一直在強調塑造共識,結果社會的裂痕卻愈形擴大;因為許多人只要求別人同意自己,自己卻忘了要欣賞對方,忘了尊重相對價值。
本報即日起每周二推出「相對論」專題,每次將邀請不同領域、不同舞台的兩個相關人物對談。他們或許是父子,或許是兄弟,也許是師生,也許是同行或不同行。藉由這些跨界、跨世代、或跨性別的對談,希望提供讀者透視人與人互動的奧妙,也提供讀者多一雙自我觀照的眼睛。
最新文章
-
首屆金曲獎徵文比賽與預測花落誰家 不止有獎金還可以抽機車
2023-05-28 -
29年前鍾麗緹化身真人版小美人魚|1994年電影《第六感奇緣》
2023-05-28 -
懷念林文月 回憶她和女兒的談話 母女間的牌尺之謎
2023-05-28 -
台語版的「無印良品」 辦桌二人組出身總鋪師世家真的會辦桌
2023-05-27 -
不老童星! 陳子強8歲出道 最早電影是「這部」
2023-05-27 -
小賈斯汀首次來台開唱只唱86分鐘 最令粉絲失望的演唱會
2023-05-26 -
方季惟 王傑:當選夢中情人的背後故事
2023-05-26 -
回顧1993年國防部軍中情人方季惟的故事
2023-05-26 -
孤星、相思海,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金曲龍虎榜經典歌曲
2023-05-26 -
「黃」、「王」聽不清!金曲搞烏龍 王力宏錯上台|2005年金曲獎
2023-05-25 -
激情四溢的音樂能量!回顧蒂娜透納Tina Turner的經典曲目及來台演唱會
2023-05-25 -
70到90年代綜藝節目最紅的馬爺 43歲胰臟炎遽逝舞蹈王國一夕崩解
2023-05-25 -
甜美笑容、熱愛運動的凍齡女主角「陳大發」
2023-05-25 -
黑暗往往來自光明!《痞子英雄》 攻佔NETFLIX排行榜
2023-05-25 -
郭富城MV經典手勢:「對你愛、愛、愛不完」的回憶
2023-05-24 -
「喂,你好,我是郭富城!」你接到偶像來電會有何反應?
2023-05-24 -
王月與曹蘭親自示範的生活技巧:《生活智慧王》探秘
2023-05-24 -
深入人心的國寶級唱將 二姐江蕙金曲獎「五連霸」無人能敵
2023-05-2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