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也曾有「日光節約時間」 推行30多年為什麼取消?
台灣曾在民國34年(1945年)至民國69年(1980年)期間,於夏季實施「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 DST),即將時鐘調快一小時,讓人們能在天黑前充分利用自然光,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當時台灣以農業社會為主,這種作法有助於鼓勵早睡早起,減少夜間用電。
隨著台灣在1970年代逐步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家用電器普及,工作與生活型態改變,日光節約時間的效益開始減少。許多上班族下班回家,但仍需在夜間使用照明與空調,反而可能增加能源消耗。因此,政府在衡量實際效益後,決定於1980年正式取消日光節約時間。
由於時間調整通常在晚間或凌晨進行,不少人認為夏令時間會使睡眠時間縮短一小時,而在秋季調回正常時間時則會多出一小時睡眠。日光節約制度會影響睡眠時間,進一步影響健康。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夏季日照大約為13至14小時,而北歐或加拿大等地,夏季日照可長達16至18小時,更北的地方可達19小時以上。台灣夏季日照時間相較高緯度國家並未明顯延長,因此日光節約時間的影響相對有限。
日光節約時間歐盟明年起不強制 美國檢討中
2019-05-13/聯合報/R12版/好讀周報國際力
【@文╱編譯陳韋廷】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台灣曾有一段時間,每到夏天就會把時間撥快1小時,也就是啟動日光節約時間。這個制度歐美仍持續實施,例如美國今年是從美東時間的3月10日凌晨開始夏令時間,但這項制度近年在美國愈來愈不受歡迎,連歐盟都決定明年起不再強制實施日光節約時間,由各會員國自行決定。
撥快撥慢 擾亂生理時鐘
反對日光節約時間的主要原因是時鐘撥快撥慢給人們生活增添麻煩,擾亂生理時鐘並可能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加上研究也顯示這樣做最多只能節電0.34%,效益有限。
《紐約時報》報導,迫於1966年制定的聯邦法律《統一時間法》,多數美國人從3月10日起把時鐘撥快1小時,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應該停止這種過時做法。從新英格蘭到美西地區,都有州議會考慮提案終止1年調整時鐘兩次帶來的混亂。
加州決定 全年日光時間
加州州眾議員朱感生則提出法案,希望加州永遠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不要在11月把時鐘調回來,「我無法改變地球與太陽的自轉,但我希望能給加州人帶來更多陽光」。全美至少有31州正在解決日光節約帶來的問題及不滿,加州就是其中之一,且在去年秋天,加州選民更壓倒性地批准這項全年實施日光節約時間的投票提案。
改變作息 意外事故頻傳
跟二戰期間及戰後首次在全美實施日光節約時間相比,現在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模式已有所不同。朱感生與其他人也指出,研究發現,人類的作息節奏其實不像過去認為的那麼有彈性,在時鐘撥快撥慢的那幾天,意外事故、心臟病發作及中風案例顯著增加。
而1966年的《統一時間法》規定有些奇怪,基於一些歷史學家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的原因,這個法律允許各州不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但不允許全年實施夏令時間。因此,加州的提案跟佛羅里達州議會去年通過的類似法案仍需國會批准方能生效。目前美國只有夏威夷、亞利桑那及美屬波多黎各等地不採行日光節約時間。
白天延長 鼓勵用冷暖氣
至於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就能節省很多能源嗎?事實恐非如此。多數研究顯示,現在照明在整體能源消耗上僅占一小部分,延長白天時間反而鼓勵人們使用更多的冷暖氣。
根據2017年的一項研究,日光節約時間頂多只能省下0.34%用電量。研究並發現,離赤道較遠的地方因空調需求較低,採用日光節約時間可能會省下較多能源,但靠近赤道的地方在白天時卻使用更多能源。
主導這項研究的布拉格查理士大學副教授哈夫拉內克表示,日光節約時間在北歐可能帶來一些效益,但在西班牙則不然。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寇欽也說,在春季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人們常在「一天中最冷最暗時」醒來,然後打開暖氣取暖,而在漫長的夏季夜晚裡,人們往往「打開空調」,造成能源使用增加。
2008年曾帶領團隊研究印第安那州實施日光節約時間效益的寇欽還發現,調快時間將增加住宅用電需求,使印州家庭每年多付900萬美元費用並增加碳排量,「現在人們使用能源的方式跟日光節約時間制度剛出現時不同」。
哈夫拉內克並指出,在考慮是否應繼續使用日光節約時間時,能源消耗並非唯一考量,因為其他研究還指出,時間轉換可能導致交通事故增加,甚至提高心臟病發作機率。
也有好處 更多戶外時間
不過,寇欽認為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也有好處,像是更多的戶外休閒時間,以及可能帶動下班後零售支出活動增加。
最新文章
-
10年前重大工安慘劇...台中捷運鋼梁墜落釀4死4傷
2025-05-20 -
金融股也曾是「千金股」 往事回憶讓一票老股民捶心肝
2025-05-20 -
孕育府城棒球的搖籃!統一獅1999年認養台南市立棒球場
2025-05-20 -
曾是台北最難施工工程!耗費十年46億成全球首座穿越機場地下道
2025-05-19 -
運動會吉祥物也要選舉?1989年30萬小學生投票「牠」勝出!
2025-05-17 -
30年前便當一個500元合理嗎? 昔日連戰吃500元便當惹爭議
2025-05-16 -
《獨家報導》因「璩美鳳光碟案」吃上官司! 女兒代父蹲牢 出獄竟是當事人迎接
2025-05-15 -
滿場球迷、淋雨也要看完的經典戰!職棒二年統一獅奪隊史首冠
2025-05-15 -
火舌吞噬遊覽車 幼稚園老師捨身救命|1992年健康幼稚園事件
2025-05-15 -
阿帕契打卡案十年了!當年引發社會譁然 5將校遭重懲、帶頭軍官記大過還離婚
2025-05-13 -
九命百案 破不了都是他的! 人稱的「殺人魔王」只是警方借提的破案工具人?
2025-05-13 -
早期少棒魅力有多強?1971年台南球場擠進4萬人 警察揮球棒控場
2025-05-13 -
「冰桶挑戰」11年了!當年全球瘋傳 台灣政藝圈接力上演濕背秀
2025-05-13 -
曾代理「彈水阿給」數碼戲胞無預警倒閉!董事長林煜晉掏空5億潛逃
2025-05-12 -
90年代英文補習班第一品牌「殷非凡」曾掏百萬請75分以上考生吃慶功
2025-05-12 -
「台灣史懷哲」陳五福 眼科醫師一生為視障者奉獻
2025-05-12 -
台灣棒球風雲! 第一支民營機構組成的棒球隊|可口奶滋棒球隊
2025-05-11 -
【台灣犯罪事件簿】百萬部落客「貴婦奈奈」吸金捲款潛逃加國 逃亡7年返台歸案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