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史上最強洋砲之一 興農牛「怪力男」創四冠王記錄
中職成立已經超過30多年,球迷除了討論誰才是本土最強打擊之外,究竟誰才是洋砲,也成了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而在1998年加入興農牛的怪力男JK(Jay Kirkpatrick),憑著單年四冠王的紀錄,被許多人認為是最強洋砲之一。
1998年2月28日,怪力男首度披上興農牛戰袍出賽,對兄弟象隊的初登板就展現強勁火力。當天他先後擊出兩支全壘打,並跑出一支三壘安打,5打數3安打、3得分、4打點的表現,立即引起轟動。其中一記全壘打還創下了中職史上首支讓球隊以1比0獲勝的再見轟紀錄。
不只是如此,怪力男僅用23場比賽、102個打席就達成10轟的驚人速度,創下當時聯盟最快達標紀錄。這項紀錄直到2007年才被彭政閔以22場比賽打破。而他在5月7日對和信鯨更上演生涯唯一一次的單場三響砲,創下單場15個壘打數的驚人紀錄,這項紀錄直到2018年才被統一獅隊鄧志偉以16個壘打數超越。
怪力男在1998年以0.387打擊率、31支全壘打、101分打點、137支安打完成中職史上首次的打擊四冠王偉業。然而,即使怪力男在例行賽表現傑出,幫助興農牛隊奪得季冠軍,但在面對味全龍隊的總冠軍賽中,他的打擊卻突然熄火。龍隊投手教練陽介仁精心研究怪力男的打擊姿勢後發現,這位左打者雖然外角球掌握良好,但採取開放式打法使得內角大開,因而遭到限制。
1999年,怪力男雖然繼續效力興農牛,但已找不回前一年的神勇表現,最終遭到解約離開台灣。結束中職生涯後,他轉戰美國獨立聯盟,曾於北方聯盟蘇城探險者隊擔任球員,之後轉任教練並升任總教練。儘管怪力男在台灣的職業生涯僅維持不到兩個完整球季,但他所創下的多項紀錄,有些甚至在今日中職打高投低的環境下仍未被打破,也因此是許多心中的最強洋砲。
中華職棒興農牛 再見全壘打
隊史新紀錄 怪力男連莊MVP 屠虎大功臣
1998-03-23/聯合報/28版/職棒.體育
【記者賈亦珍╱台中報導】又是怪力男!只要怪力男打全壘打,興農牛隊就贏球,昨天也是靠他的「再見全壘打」,使牛隊以一比○擊敗三商虎隊,怪力男也連莊MVP,這是興農隊(含俊國時代)史上第一支再見全壘打。
怪力男的全壘打分別在象牛三連戰出現一場,牛獅三連戰出現兩場,虎牛三連戰出現兩場,五場牛隊都贏,怪力男拿了其中三場的MVP,怪力男的全壘打已成為牛隊贏球的指標。
不過,在高興之餘,他也對牛隊昨天的先發投手力拔山很抱歉,因為他的全壘打一直到九局下才出現,枉費力拔山投出一場八局三安打未失分好球,卻無法拿到勝投,但力拔山說:「我無所謂,球隊贏球最重要。」
虎隊昨天實在是不輸才怪,前三局都有絕佳的機會,卻攻不下城池,一局上無人出局一、三壘有人,二局上二出局一、二壘有人,三局上無人出局三壘有人,均沒得分,連五局上都有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的好機會,還是得不了分。新洋將左投賀斯則成為虎隊本周的最痛,兩度在關鍵時刻上場,被賦予「以左制左」的任務,兩次都失敗,而且兩次都造成虎隊輸球,前一次被牛隊王傳家擊出安打,昨天被怪力男擊出再見全壘打,怪力男說:「虎隊先發投手羅飛的球較難打,左投手我倒是不太怕。」
最新文章
-
少子化衝擊「私中」反夯 雙北「私校七雄」錄取率比頂大還低
2025-03-19 -
壽山動物園巨鱷咬斷員工手臂 警開槍奪回斷肢
2025-03-19 -
教改後升學戰場更殘酷!「李遠哲」的教育改革為什麼被輿論追著打?
2025-03-18 -
台鐵國寶級火車!「總統花車」專為元首打造 內裝有多奢華?
2025-03-18 -
中山女高少女遭撞成活屍 王曉民臥床47年成台灣活最久的植物人
2025-03-17 -
90年代同志文化突破!首家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創立
2025-03-16 -
全台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縣車城福安宮
2025-03-15 -
苗栗前議長捲入命案 綁匪竟死在議長家中 離奇案件至今疑點重重
2025-03-14 -
攜手10年拼出20億 「東京著衣」創辦人卻從神仙眷侶走向對立拆夥
2025-03-14 -
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2025-03-13 -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2025-03-13 -
牢飯也能飄香!藝人吳宗憲開設的「惡魔島」餐廳曾有多家分店
2025-03-13 -
台灣之光陳偉殷正式退役!首位日職轉戰大聯盟球員結束20年傳奇生涯
2025-03-12 -
前諾貝爾獎得主82歲娶28歲小嬌妻 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
2025-03-12 -
2007年台北車站驚傳憾事 北一女實習老師女廁內上吊身亡
2025-03-12 -
全台最大千里眼與順風耳!19公尺高矗立台南鹿耳門聖母廟
2025-03-12 -
80年代購菸方式有這種! 當年「香菸」販賣機的身影
2025-03-11 -
孫中山逝世百年 曾吃過的高級料亭「梅屋敷」成赴台唯一紀念遺址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