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宿舍是強暴者的天堂?90年代台大、師大連爆性侵案 學生聯合反狼師
近年來性別意識雖然逐漸抬頭,然而在過去,校園內仍有不少性相關案件,在 1994 年 3 月,台灣大學與台灣師範大學,接連爆發性騷擾事件,當時引發了校園風波,更在同年 5 月號號召起「女人連線反性騷擾大遊行」,揭開了藏在校園內的陰暗。
3月初,台大女三舍傳出女學生遭不明男子侵入宿舍強暴的消息。這起事件雖然受害者始終未能確認,但引發學生對宿舍安全的高度關注;不久後,師大一名女學生以蒙面方式,控訴遭國文系黎姓教授強暴,並在校園內多處噴上抗議字句,將事件推向高潮。
而兩校的處理方式顯露出傳統校園文化的侷限。台大方面,校方以「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低調處理,引發女研社等學生團體的強烈抗議。師大則在黎姓教授提出辭呈後,快速結案,也因此遭到學生質疑校方輕放施暴者。
校園內的抗議行動隨即展開。台大女研社成立「FM(fightman)妹妹聯盟」,要求校方正視校園性別事件。師大學生則以大字報、集體陳情等方式,表達對校方草率結案的不滿。5月22日,一場「女人連線反性騷擾大遊行」在台北街頭展開,大專女研社成員的積極參與,象徵校園女性開始以集體行動回應性別暴力。促使校園安全議題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
台大女三舍提出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在寢室安裝警鈴、增設監視系統、加強保全人力等。雖然校方以預算為由,僅同意執行部分計畫,但已開啟校園安全設施改革的先河。
強暴案件低調處理 台大師大學生抗議立委要求教部主動調查
1994-03-23/聯合晚報/04版/綜合新聞
【記者簡余晏╱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及台灣師範大學兩校今天均因為校內強暴疑案而風波連連,兩校學生今天分別對校方對醜聞採「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而低調處理表示嚴重抗議,並要求校方公布調查過程。一名台灣師大學生激動的表示,雖然校長認為老師強暴學生的案件是「老師辭職事情就算過去了」;但是,這宗杏壇醜聞永遠不會從學生的心中遺忘。
立委趙少康上午提案要求教育部應主動對師大的個案深入調查。立委葉菊蘭也於日前針對台大校內的強暴案,提案要求教育部率領學校教官到院報告。教育部上午也表示對於這類案件非常重視。
學生今天也分別有行動出現,近十名台灣大學女研社學生中午在台大椰林大道貼起抗議的白布條,並散發傳單。學生表示,今年3月6日白天有不明男子闖入台大女一舍,強暴住宿女生,但校方刻意封鎖消息、掩蓋真象,忽視長期以來女學生人身安全受威脅的事實。她們今天發起一項「FM(fightman)妹妹聯盟」活動,要求學校重視校內暴力事件。
台灣大學訓導長羅漢強表示,校方正在調查女生宿舍的強暴案,但是,就算查證屬實,基於保護受害者的立場,學校也不會公布案件情形。
台灣師大的國文系黎姓老師被學生指控於一年七個月前強暴一名女學生,而且連續對學生性騷擾。校方組成的專案調查小組開會的結果僅要求老師辭職了事。國文系學生上午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一名學生表示,由老師自行辭職,不代表他認錯或改正。
校園中的女性先知1994-05-26/聯合報/41版/讀書人專刊
【劉美明 報導】五月二十二日,一場「女人連線反性騷擾大遊行」,盛大地出現在台北街頭。行列中為數頗眾的大專女研社成員,匯集成「女性知識分子」清流,事實上她們也是這次遊行的發起人之一。
近年來,婦女/兩性研究題旨在各大學院校迅速高漲,女研社團相繼成立,至今已有近二十個社團組織,她們並組織了「全國大專女性行動聯盟」,參加的學生們無論受到相關課程影響或女性論述啟發,如今,終於累積了不少成果和資源。推動各校廣開兩性課程女研社在校園中成立最早的是台大。於七十七年間,三、四位女同學以女性論述的讀書會開始成社。爾後她們陸續投入工運、三月學運和其他幾次的社會運動中,擁有比同齡者超前的女性知識分子自覺,並逐漸發展出較完整的擴建女性智識空間能力。若干早期社員如柏蘭芝、古明君畢業後,進入「婦女新知」,成為國內婦運的重要幹部。在台大女研社的推動下,去年曾促使校方舉行公民投票,廢止護理課為必修學分,雖然此案最後被教育部駁回。
清大方面由於人社院有不少兩性課程,加上七十九年間校園裡發生性騷擾案,女研社在反校園性暴力方面有相當多的經驗。民國八十年間女研社為抗議清大一異議社團在海報上將衛生棉與蔣中正像並列,曾引發一場著名的與媒體間「衛生棉戰役」。緊鄰清大的交通大學由於女生少,直到去年暑假才成立了非正式的女研社組織「自在女子」,給予一個「女性認同」的學習環境。交大通識課程中有一門「女性主義名著介紹」,「自在女子」從中學習到不少女性知識。(下略)
最新文章
-
14A央行總裁「彭神」彭淮南 史上任期最長連立委質詢都禮讓三分
2025-05-09 -
台灣首艘觀光潛艇「海晏一號」走過十年榮景 最終轉往中國發展
2025-05-08 -
首位女經濟部長宗才怡48天閃辭 自稱「誤闖政治叢林的兔子」
2025-05-08 -
小模著紅衣輕生 昔日羅時豐因一夜情捲入案件
2025-05-07 -
女教師墜下后豐大橋 23年前未解命案終翻案成功無罪確定
2025-05-07 -
回不去的物價!三商巧福曾推出佛心價49元原汁牛肉麵!
2025-05-06 -
美國貿易武器「301條款」是什麼? 台灣曾受波及列入觀察名單
2025-05-06 -
旅日歸國的四大強投 「草總」謝長亨轉戰教練獲譽無數
2025-05-05 -
2017年oBike登台搶攻共享單車市場 最後卻變成街頭垃圾
2025-05-05 -
報紙年代的KOL!台灣知名專欄作家「薇薇夫人」
2025-05-04 -
孔子第76代傳人竟是嘻哈歌手 孔令奇一出道就拿下金曲新人獎!
2025-05-02 -
「龍貓教練」曾豪駒童年是少棒明星!沉穩冷靜被封「大象」
2025-05-02 -
輕航機飛越太平洋!90年代王仲年駕駛「乘翼華翔」從舊金山到台灣
2025-04-30 -
【冷知識】棒球迷口中的「吃鍋貼」其實不是真的在吃東西!
2025-04-30 -
中華職棒元年開幕戰吸2萬人朝聖 這支隊伍轟出全壘打寫下歷史首勝!
2025-04-30 -
「省港旗兵」原型朱國榮 從大圈仔混到集團總裁 棄5億交保金潛逃海外
2025-04-29 -
90年代台灣色情漫畫氾濫!國中生7成都看過掃「黃」結果驚人
2025-04-29 -
禁藥「速賜康」上癮難自拔!7、80年代風行一時讓勒戒所人滿為患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