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女下毒弒親! 慘案幕後教唆者竟是她
1970年6月25日早上,嘉義縣吳鳳鄉來吉村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台的毒殺慘案。湯家一家六口慘遭毒害,父親湯溫成與長子湯添福不幸中毒身亡,其他四名家人因食用了有毒的米飯而命懸一線,只有13歲的女兒湯春花因故逃過了這次毒殺事件。然而,隨著警方展開深入調查,這名看似無辜的少女,最終被揭發為這起毒殺案的主謀。
案發後,警方迅速封鎖現場並展開調查。起初,警方懷疑這是一起外部人員或家族內部熟人下毒的案件,然而,在沒有外來闖入的明顯跡象下,調查方向逐漸轉向湯家內部。隨著調查進一步深入,湯家最年幼的女兒湯春花逐漸成為主要嫌疑人。
在警方的審訊與心理壓力下,湯春花最終崩潰,供認了她毒殺家人的罪行。根據她的自白,她之所以策劃這起案件,是出於對父母長期偏袒的怨恨,以及她生活中的情感挫折。家中小孩只有湯春花未能接受初中教育,感到自己被家人忽視和排擠,與家人的關係日益惡化。更讓她心碎的是,早早與村裡一名有婦之夫相戀的她,發現男友移情別戀,這讓她心生絕望,並計劃毒殺全家,藉此奪取家產,重新贏回情人的愛。
這一切聽似瘋狂得難以置信,然而,湯春花的供詞中提到的細節,讓警方開始懷疑案件背後是否另有隱情?隨著審訊深入,真相逐漸浮現,湯春花並不是單獨行動的兇手,而是受到了她的繼祖母湯榮光的教唆與操控。
據湯春花的自白,早在案發一個月前,繼祖母湯榮光便與她策劃這場毒殺。湯榮光向湯春花灌輸了毒害家人的想法,並承諾事成之後,家中的財產將歸她與在高雄讀書的姐姐湯春琴所有,叔叔湯萬添服役後也不會回到來吉村,他的財產也將落入湯春花的手中。
湯榮光的這番話,成為了這起滅門慘案的罪魁禍首。湯春花在繼祖母的唆使下,使用農藥將毒物混入家人的米飯中,企圖毒死父母與兄弟。由於湯春花犯案時未滿14歲,因此她最終被判處3年感化教育,繼祖母湯榮光因教唆下毒殺人,判處死刑,並褫奪公權終身。這起案件的宣判,讓全台灣的民眾無不為之震撼與悲痛。
村野少女懷恨父母 預謀奪產毒殺全家 湯春花十三歲供承行兇 警方深入查證有無隱情警所應訊自白未獲父母歡心 男友別戀圖以財產奪回舊愛
1970-07-03/聯合報/03版/
【本報嘉義二日電】嘉義縣吳鳳鄉全家中毒命案,警方於二日晚間宣佈破案,死者湯溫成的十三歲女兒湯春花,供承將農藥放入飯鍋,毒害家人,警方除對湯春花自白各節深入查證外,並定三日將兇嫌移送嘉義地檢處偵辦。
湯春花在自白書中表示:她因未得父母疼愛,沒有機會接受初中教育,而懷恨父母;另外,她的男朋友已移情別戀,為了以財產奪回愛人,乃預謀毒殺全家,以便取得家產。
嘉義縣吳鳳鄉來吉村湯溫成家中,六月廿五日發生全家中毒,造成兩死四傷事件,警方認有謀殺成份,專案小組對幾名涉嫌人多方偵查仍不得要領之際,死者親生女兒自承謀害家人,使案情的發展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警方認為湯春花年僅十三歲,竟以一些不近情理的動機和做法去謀害家人,是否另有隱情,將以審慎的態度深入查證。
截至二日下午,警方專案小組仍認為死者湯溫成的繼母湯容光涉有嫌疑,但多方查證仍無進展,二日下午帶了中毒案死者家屬湯周作、湯容光、湯春花、湯正福四人到梅山鄉大南派出所訊問有關情節時,十三歲的湯春花突然良心發現,向警方供承行兇,並在大南派出所寫下千餘字的自白警,對謀殺動機及做案經過陳述甚詳。
湯春花是湯溫成的第三個女兒,據她在自白書中說:她做這件糊塗事起因於兩項動機:一方面她發現父母待她不好,她的大姐春梅,二姐春琴均受過初中以上的教育,她去年自來吉國小畢業後,進入阿里山香林國中,讀了一學期就奉父母之命而退學,失學的打擊使她懷恨在心。其次,她曾與同村十八歲青年陳光明相戀,今年三月間光明另結新歡,與另一女子結婚,她失戀後對陳仍有愛意,最近獲悉陳光明婚後夫妻不睦,她認為如果以財產去引誘陳光明,可能奪回舊愛,乃暗謀毒殺全家,然後可以與她遠在高雄市求學的二姐春琴,共同取得家中五甲山地,兩分水田的家產。
湯春花說,她於案發一星期前,在繼祖母湯容光房間偷取農藥「阿特靈」兩小包,存放床舖底下,伺機下毒,上月廿五日她母親湯江秋華,於清晨五時起床煮飯,她利用起床上廁所機會,把毒藥放入飯鍋,六點多與家中共進早餐時,她只喝了一些蛋花湯,然後眼看著她的父母和弟妹中毒昏倒或死亡。
因為湯春花供承在祖母房中剪開農藥包裝紙而偷取毒藥,經警方初步查證,她描述的剪角形狀,與湯容光房內農藥包裝的剪口相符。
未滿十四歲而顯得早熟的湯春花在大南派出所寫自白書時,表情沉重,對她所犯的重大錯誤,似有悔意。
吳鳳鄉全家中毒命案,計有湯溫成及其長子湯添福死亡,湯江秋華(卅七歲)及其子湯正福、湯勇福、湯正越四人中毒昏迷後獲救脫險。
最新文章
-
股災不是第一次 那些資深股民才經歷過的回憶
2025-04-09 -
買木炭也要登記 當年台灣一項意想不到的「柔性實名制」
2025-04-09 -
被販嬰集團賣到澳洲 卡雅返台尋親轟動一時
2025-04-09 -
國安基金宣布第九度護盤、規模達5000億 歷史成效不俗 這次是否真能止跌回升?
2025-04-09 -
「矽盾」不是奇蹟!「護國神山」背後重要推手孫運璿與李國鼎
2025-04-09 -
台灣第一個籃球聯盟「中華職籃CBA」僅成立7年便解散
2025-04-08 -
2025大阪世博即將開幕!台灣55年前曾參展 女星擔任「一日館長」擠滿人潮
2025-04-08 -
一人一元救國防!1951年「一元獻機運動」全民捐款買戰機
2025-04-07 -
2011年「頭香哥」一夕爆紅 打響彰化南瑤宮知名度
2025-04-07 -
股市變變變! 1990年股票指數從萬二變二千
2025-04-07 -
不自由毋寧死!鄭南榕引火自焚 點燃言論自由的微光
2025-04-07 -
加入WTO米酒價格狂飆 黑心商人趁機釀假酒害死人
2025-04-06 -
老照片回顧清明節習俗:掃墓、出外踏青、放風箏由來在這!
2025-04-04 -
1990年引發兩岸轟動的「閩平漁事件」 兩起偷渡命案造成46死
2025-04-04 -
全台最大祭祖!新屋「葉五美公祠」近萬子孫齊聚
2025-04-03 -
一場弊案閒置近20年...林內焚化爐成「蚊子焚化爐」力拚轉型
2025-04-01 -
征戰中職20多年創造無數經典 大師兄林智勝宣布引退
2025-03-31 -
寶雅40年歷史!從台南生活百貨起家 靠美妝穩站零售市場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