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門的台灣之光!台灣世界排名第一的運動「巧固球」
近年運動風潮在台灣蓬勃發展,無論是棒球或籃球,都吸引到不少的觀眾。但說到世界排名最盛的競技球類,那便是新興運動「巧固球」,多年以來,台灣都佔據世界排行榜的首位,也是一項台灣之光。
台灣巧固球隊的實力在國際上備受認可。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隊在世錦賽和亞錦賽中屢獲佳績,多次奪得冠軍。根據國際巧固球總會的最新統計,台灣男子隊排名世界第一,女子隊位居第二。
巧固球的誕生可追溯至1970年代,由瑞士生物學家赫爾曼·布蘭德博士所創造。其命名靈感來自球撞擊網架時發出的聲響,與法語「tchouk」音近,因而得名。這項運動的設計理念在於減少球員間的肢體碰撞,強調公平競技,故又被稱為「君子球」。
1977年,台灣體育界先驅方瑞民教授將巧固球引進台灣。他在比利時參與國際體育學會時,結識了國際巧固球總會的重要人士,隨後赴英深入學習,並成功說服教育部將巧固球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
1992年,巧固球世界盃停辦,加上1994年國內大學不再招收巧固球隊,導致這項運動一度陷入低潮。所幸在2000年後,在一群熱心教練的努力下,巧固球重新受到重視。2004年和2006年,台灣先後舉辦巧固球世錦賽和亞錦賽,使得這項運動再度在國內外掀起熱潮。
由於巧固球不是亞運會或奧運會的正式項目,在升學和體育班設立方面遇到了困難。或許隨著未來發展,在更高層級的賽事加入巧固球後,能為台灣提升更高的知名度。
我巧固球隊揚威歐洲 被譽為亞洲先驅將參加法國舉辦世界大賽
1979-08-25/聯合報/05版/
【本報駐法國特約撰述王萍巴黎八月十八日航訊】由立法委員呂學儀博士率領的「台北巧固球歐洲友好訪問團」,自八開台北,已經先後在菲律賓、瑞典、丹麥和西德比賽了七場,榮獲「全勝」的紀錄,法國巧固球協會代理會長普巴己正式邀請中華民國派遣代表隊參加今年十一月廿四日至廿六日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巧固球錦標大賽」。這支由「台北市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所組成的代表隊,於八月三日在馬尼拉和菲律賓巧固球代表隊作友誼賽時,充分發揮了隊員們的智力和團隊精神,旗開得勝,贏得出國比賽第一場的勝利。
該隊全體隊員廿四人於八月九日在瑞典京城斯德哥爾摩和瑞典代表隊比賽時,也輕易地擊敗對方,瑞典銷路廣大的POLTIKEN日報,曾經在八月十日第十一版,以兩欄顯著的篇幅,刊登了台北巧固球隊比賽的照片和特寫,使旅居瑞典的華僑得到莫大的鼓舞。
他們在西德曾經作了四場比賽,屢戰屢勝,波昂市政府體育局局長彼得曼,曾經在賽後,代表波昂市市長頒獎給我國球員,並以茶點招待。西德銷路廣大的BONNER STADTAN ZEIGER日報,也曾於八月十五日在第九版,以兩欄的地位,刊登該隊賽球照片和新聞報導。
呂學儀和他的隊員們,於八月十六日從西德飛到巴黎時,受到法國巧固球協會代理會長普巴的熱烈歡迎。普巴告訴呂學儀和台北巧固球總幹事劉悟聲說:中華民國是今日亞洲巧固球運動的先驅者,球技水準高,在國際巧固球壇擁有極好的聲譽。
呂學儀說:這次到歐洲是要觀摩各國的球技,建立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和歐洲各國巧固球協會的友好關係,並籌組亞洲巧固球聯盟。
最新文章
-
中山女高少女遭撞成活屍 王曉民臥床47年成台灣活最久的植物人
2025-03-17 -
90年代同志文化突破!首家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創立
2025-03-16 -
全台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縣車城福安宮
2025-03-15 -
苗栗前議長捲入命案 綁匪竟死在議長家中 離奇案件至今疑點重重
2025-03-14 -
攜手10年拼出20億 「東京著衣」創辦人卻從神仙眷侶走向對立拆夥
2025-03-14 -
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2025-03-13 -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2025-03-13 -
牢飯也能飄香!藝人吳宗憲開設的「惡魔島」餐廳曾有多家分店
2025-03-13 -
台灣之光陳偉殷正式退役!首位日職轉戰大聯盟球員結束20年傳奇生涯
2025-03-12 -
前諾貝爾獎得主82歲娶28歲小嬌妻 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
2025-03-12 -
2007年台北車站驚傳憾事 北一女實習老師女廁內上吊身亡
2025-03-12 -
全台最大千里眼與順風耳!19公尺高矗立台南鹿耳門聖母廟
2025-03-12 -
80年代購菸方式有這種! 當年「香菸」販賣機的身影
2025-03-11 -
孫中山逝世百年 曾吃過的高級料亭「梅屋敷」成赴台唯一紀念遺址
2025-03-11 -
籌組天道盟當上立委? 「大貓」羅福助遭通緝傳已逃往中國
2025-03-11 -
【讀者投稿】在地人也不知道的神祕學校!雲林「益新工商」荒廢多年 樓梯間曾驚見男屍
2025-03-11 -
1999年石碇籠屍命案 父女屍體緊抱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2025-03-10 -
廖學廣自創「鎮長稅」惹議!向建商徵收2.4億最終官司纏身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