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都點得到! Uber Eats砸9.5億美元併購foodpanda外送大戰將終結?!

Covid-19疫情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也醞釀出許多新商機。為了減少外出,網購電商、美食外送服務在短時間內迅速流行,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在台灣,美食外送市場幾乎由Uber Eats和foodpanda主導。

foodpanda於2012年創立,並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台灣等地營運,Uber Eats則於2016年11月在台灣開啟機車送餐服務。2019年左右兩家公司都將服務範圍擴展至生鮮配送。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兩家公司加大了廣告行銷力度,不僅聘請知名代言人,還推出了超洗腦的廣告標語,一定都有印象。
近期有消息稱,兩方已簽署協議,Uber Eats將以9億5千萬美元現金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此併購案尚須主管機關核准,並且預計於2025上半年完成交易。
線上訂餐外送App 引爆商機空腹熊貓主打頂級餐廳服務 進軍台灣兩年 每三個月業績翻倍 年底下載數拚增五倍
2014-08-27/經濟日報/A18版/產業焦點1
【記者黃冠穎╱台北報導】台灣外食市場快速成長,經濟部統計去年台灣外食費用超過4,300億元,各路業者紛紛卡位,除了傳統餐飲外送、團購網站之外,巨大商機還催生了頂級訂餐外送App,搶灘台灣兩年的空腹熊貓(foodpanda)便是其中代表。
空腹熊貓台灣區執行長陳明忠表示,台灣人愛外食,平均一周就有4.5次,外送市場應運而生,公司進入台灣兩年來,平均每三個月業績就會翻倍,會員數更是每兩月成長一倍。
空腹熊貓從東南亞市場發跡,目前全球47國均有布局,主要提供線上訂餐服務,是行動商務時代的新業態,服務範圍包括台北、板橋、新竹、台中、高雄等都會區域。空腹熊貓的獲利模式為,消費者在空腹熊貓網站或App下單,由空腹熊貓向餐廳取餐,運送至消費者指定地址後再付款,雖然消費者不需要付餐廳服務費,但需支付10%手續費和3公里內59元的外送費用給空腹熊貓。
陳明忠指出,空腹熊貓主要訂單來自於App系統,占比約55%,下載率已經達10萬次,在全球各平台都是前40名佳績,預估年底下載次數可望挑戰成長五倍。
空腹熊貓在進入台灣市場之初,合作廠商曾一度達到千家,後來重新定位為頂級外送平台,剔除平價餐廳,目前合作餐廳近500家,包括雙聖、Chiliapos;s、Fridays、糖朝、海壽司、澳美客等,由於餐廳不需要支付其他費用,部分餐廳甚至能帶來25%的額外營業額。
陳明忠指出,空腹熊貓目前全台有超過100位外送人員,以機車做為外送工具,公司也為了外送服務投資不少成本,例如保溫包、加熱板、乾冰保冷等等。
空腹熊貓目前有70%家庭客戶、30%企業客戶,陳明忠表示,公司已經組織了企業業務團隊,未來將瞄準企業外匯服務,提供品質不輸給五星級飯店,價格卻相對便宜的選擇。
空腹熊貓除了外送服務,也和美食評比網站OpenRice共享食記資料庫,消費者可以看見各餐廳的評鑑分數,未來也不排除結盟更多評比網站,或者推出美食推播服務。
foodpanda設商城 攻生鮮外送結合超商、量販等近2,000間零售店 提供日用品、藥妝等上千種商品 與Uber Eats別苗頭
2020-02-20/經濟日報/A13版/產業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生鮮、生活雜貨零售業者突破實體店限制,爭取網購商機和時效性。全台最大即時外送平台foodpanda 昨(19)日推出主打生鮮雜貨外送服務的「熊貓商城」正式上線。
據了解,「熊貓商城」結合生活日用、生鮮與藥妝品牌,包括便利商店萊爾富、 OK mart及量販業者家樂福、愛買,有約近2,000店加入,提供上千種商品組合,強調快速送達。
foodpanda去年11月底推動熊貓商城試營運,主打在量販店、便利商店、寵物用品、藥妝品牌及3C用品購物,經過今年春節訂單運送考驗,由於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延燒, 訂單倍數成長。
foodpanda切入線上生鮮和日用品外送市場,也與競爭對手Uber Eats持續對決。Uber Eats強化品牌路線,去年底與高檔超市City Super、全家便利商店等合作,主打高級生鮮與日用品外送。星巴克也選擇Uber Eats首度推出外送服務。foodpanda則結合OK mart、萊爾富、愛買、家樂福等零售業者,加強與消費者的近身接觸。
foodpanda統計,熊貓商城訂單高峰期落在每周五、六;每日下單尖峰時間點在中午11時至12時以及下午4時至5時。foodpanda 董事總經理方俊強指出,消費者多半在料理三餐前、需自行在家中料理時,就會透過熊貓商城選購商品。
foodpanda去年11月與OK mart 合作,今年春節前與萊爾富推出六都百間門市外送服務,上線兩周就為門市增加逾10%業績,目前熊貓商城有約1,000多家便利商店上線。
量販店部分,家樂福去年11月與foodpanda 合作,主打外送生鮮與熟食,目前合作店家數增加到37家,涵蓋家樂福近六成量販分店,外送商品數近900 種;愛買也加入,首波有六家店,以雙北、桃園及台南門市為主,涵蓋近1,300個品項。
美食外送平台與零售業的結合,帶動零售業「虛實整合」,目前是零售業、電商關注焦點。市場傳出,據點最多的全聯超市原本也計劃要做外送,但近期先推出到店取貨的服務,透過App讓消費者整批下單後可分批到店領取,同樣也是貼近客戶的消費方式。到戶與到店的兩種模式在市場上都頗受注意。
最新文章
-
捨身救民!詹炳立遭槍擊殉職 「器官捐贈」寫下大愛
2025-04-15 -
猛男玩火舞釀災...2011年台中阿拉夜店大火9死12傷
2025-04-15 -
2000年萬安艦沉入宜蘭頭城海域 成台灣首例軍艦人工魚礁
2025-04-15 -
貴婦奈奈捲款逃亡! 通緝時效25年背後原因讓貴婦奈奈無法受審
2025-04-15 -
大家樂年代求明牌求瘋了?愛國獎券畫家一年半竟三度被綁!
2025-04-14 -
一代人課本裡的「南海血書」越南難民逃亡慘案竟是反共虛構故事
2025-04-14 -
激勵人心的逆轉勝 打敗南韓的中鋒哈孝遠|1998年的亞青盃
2025-04-11 -
女業務遭「活燒」命喪山區 買車客戶竟是殺人魔
2025-04-11 -
民眾朝聖「最後一餐」來來豆漿店因尹清楓命案意外走紅
2025-04-11 -
撼動國際的白曉燕命案 創台灣司法史上最重大刑案
2025-04-10 -
「早上一杯,晚上發威」 高凌風昔日代言「火鳥咖啡」驗出壯陽藥
2025-04-10 -
20多年前性侵幼女賣片「大貓」權自立首位網路流氓 出獄後竟再犯案
2025-04-10 -
1961年雨彈來襲 豪雨成災台北馬路變汪洋
2025-04-10 -
股災不是第一次 那些資深股民才經歷過的回憶
2025-04-09 -
買木炭也要登記 當年台灣一項意想不到的「柔性實名制」
2025-04-09 -
被販嬰集團賣到澳洲 卡雅返台尋親轟動一時
2025-04-09 -
國安基金宣布第九度護盤、規模達5000億 歷史成效不俗 這次是否真能止跌回升?
2025-04-09 -
「矽盾」不是奇蹟!「護國神山」背後重要推手孫運璿與李國鼎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