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垃圾專用袋」竟已實施26年 多縣市陸續跟進

2024-01-16 14:11 陳玫伶

台北市長馬英九昨天宣佈藝人阿亮作為垃圾隨袋徵收代言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4/10 洪克紀攝影)
台北市長馬英九昨天宣佈藝人阿亮作為垃圾隨袋徵收代言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4/10 洪克紀攝影)

許多人以為丟垃圾不用錢,其實各地方政府的垃圾處理費大部分都是隨自來水徵收,高雄市自去年底跟進雙北市試辦專用塑膠袋政策,希望提升一般廢棄物源頭減量、促進資源循環,而台北市自1998年1月起從大安區開始試辦垃圾隨袋徵收,至今也已經26年了。

台灣各地大部分的垃圾處理費是根據每戶使用的每度用水量為基準收費,如果多做回收減少一般垃圾量,垃圾處理費卻要照付,而且用水量多也不一定代表垃圾量就多,這引起環保團體等人要求改革。

除此之外,1980年代台北市曾一度垃圾量爆增,因此自1998年起開始實施垃圾隨袋徵收政策,民眾丟垃圾時可根據需求選擇購買100、50、20、10公升的專用垃圾袋,資源回收不收費,來刺激民眾多做回收,且如果以一家五口估算下來每個月的垃圾處理費會比隨水徵收還要便宜。

為台北市環保局配銷專用垃圾袋的盈健公司負責人高麗芬 (右)等人,跑遍北市大街小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6/21 牛慶福攝影)
為台北市環保局配銷專用垃圾袋的盈健公司負責人高麗芬 (右)等人,跑遍北市大街小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6/21 牛慶福攝影)

不過剛開始試辦時也有民眾擔心會被收2次錢;勸導時間只有一周,一周內沒換專用垃圾袋就會被開單罰款1200元至4500元,而引起民眾不滿,該政策經過多年宣導、實施,目前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石岡區都已換成隨袋徵收,垃圾平均每年可減量2、3成,桃園部分區域曾進行隨袋徵收試辦,高雄市去年11月起也從前金區的4大超商24間門市作為試辦區分階段、分區域逐步推動。

垃圾費隨袋徵收 明年元旦試辦

選定成功國宅先施行 比隨水費徵收省 五口之家每月可少收223元

1997-11-21/聯合晚報/12版/台北都會

【記者王嘉陵/台北報導】台幣持續貶值,各項物價蠢蠢欲動之際,台北市的垃圾費卻有調降的可能。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上午決定,將從明年元月1日起試辦垃圾費隨袋徵收,試辦的地點初步選定大安區成功國宅。環保局預估,若以台北市一個五口之家來計算,垃圾費隨袋徵收將會比現行的垃圾費隨水費徵收,每月約可節省223元左右。

台北市的垃圾清除處理費目前所採行的收費方式,是隨住戶用水量每度收6.3元,即將試辦的隨袋徵收,則是以垃圾袋作為計費依據,由環保局製作專用垃圾袋,交由試辦地區販售,垃圾袋的費用即內含垃圾清理費。

根據環保局所提出的試辦計畫,共設計有100、50、20、10公升等四種規格的垃圾袋。其中100公升的垃圾袋,每袋約可裝16公斤的垃圾,若每天用一個垃圾袋,預估一個月所需的費用為940元;50公升的垃圾袋,每袋可裝8公斤,每個月預估需481元;20公升的垃圾袋,每袋可裝3.2公斤,每個月預估需212元;10公升的垃圾袋,每袋可裝1.6公斤,每個月預估需112元。在大型垃圾方面,則以標籤收費,每件大型垃圾的收費約為兩百元。

若以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水費來試算,以現行隨水費徵收方式,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為560公升來計算,這個家庭一個月的垃圾處理費為529.2元;而若以隨袋徵收,平均每人每天產生1.223公斤的垃圾來計算,一個月的垃圾費則為306.36元,隨袋徵收足足減收223元。

這次申請試辦的地區,包括有大安區的成功國宅、內湖碧山里與中山區民族東路的五常社區,經環保局評估,以大安區成功國宅較適合,試辦時間則從明年1月至6月。但試辦計畫必須經議會同意,報環保署同意後才能實施。

環保局指出,垃圾費隨袋徵收,較現行隨水費徵收更合理,不但去除掃街、清溝的成本,且不會因家中的水用的多,垃圾費就要繳的多,而且以垃圾袋徵收,若民眾作好垃圾減量或資源回收,垃圾費就可以少繳一些。

垃圾費隨袋徵收 座談會里長質疑

1998-03-20/聯合晚報/12版/台北都會

【記者戴安瑋╱台北報導】台北市將於4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試辦全國首創的垃圾費隨袋徵收措施,試辦地點為中山區行孝里、行政里、江寧里、下埤里、江山里、行仁里及大安區群英里等七個里。市府環保局上午到中山區舉行垃圾隨袋徵收座談會,由局長劉世芳親自率隊與中山區相關里里鄰長、里幹事座談。

儘管環保局長劉世芳一再解釋垃圾費隨袋徵收時,以往隨水徵收垃圾費會配合取消,不會重複收費,以及垃圾費隨袋徵收後,里民垃圾丟得愈少付的愈少等多種好處,但仍有許多里長提出強烈質疑。下埤里長吳武郎首先抨擊,環保局宣導不周。他說,許多里民到現在還不清楚垃圾費隨袋徵收,環保局就說,只勸導一周,一周後如果里民未用環保局專用垃圾袋,就要告發,開單懲處,罰款1200至4500元,如果環保局再不加強宣導,就是「不教而殺」。他要求環保局將4月訂為宣導期,5月訂為勸導期,6月才開始稽查取締。

長安國小校長羅富美則批評說,環保局應教導大家如何做到垃圾減量,而不是像現在只給里民垃圾袋,否則里民垃圾袋使用愈多,付的錢也最多,反而破壞了實施美意。

最新文章

來源:聯合晚報-01 要聞(1997/10/09)

「中和槍戰」刑警大隊小隊長林安順緝毒殉職 28年後兒子卻染毒家暴母親

2025-09-18
華碩昨天舉行法說會,執行長沈振來(右)和財務長張偉明(左)報告公司第一季業績和今...

是否為巧合?多名科技業大佬辭世的2015年

2025-09-18
來自台北市幼華幼稚園的一百位小朋友,一早進入市政府參觀,並在台北市長陳水扁辦公室...

「幼華幼稚園」曾經規模驚人! 當時擁有「家庭聯絡簿」很前衛

2025-09-18
胡金龍將赴美展開新的棒球旅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11/06 陳明正攝...

第五位登上大聯盟 「胡金龍」從美國打回台灣創下多項打擊紀錄

2025-09-16
燒成這樣 署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大火造成12人死亡,多人嗆傷,起火點疑為位於二樓的...

火噬新營醫院釀12死、逾70嗆傷 嚴重大火竟是人為!

2025-09-15
狄鶯(左)有夫有子萬事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4/07 潘瑋翎攝影)

2000年元旦生小孩 「千禧寶寶」嬰兒潮 演藝圈孫安佐也是其中一員

2025-09-15
「治平專案」掃黑行動,省刑大從台北市石牌保一總隊押解天道盟天德會會長張德潤(中)...

1990年代開啟全國大掃黑「治平專案」 黑道大哥直升機押送綠島

2025-09-14
星報發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7/25 本報記者攝影)

1999年聯合報系「星報」創刊 追星族必看號稱「年輕人的報紙」

2025-09-12
東信電信卅一日晚上將在台中體育場舉辦大型跨年晚會,將在當天晚會主持人唐從聖及賈永...

「選東信,最動心」還記得東信電信嗎?

2025-09-11
民進黨在台北市舉行「國會全面改選」示威遊行,遊行隊伍分三路,分別由台北市孔廟、龍...

台灣史上政治懸案之一 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猝死自殺他殺迄今仍是謎

2025-09-10
由一封徵婚信締訂良緣的日本小姐北野信子與我國新郎王華中,十二日在台北地方法院公證...

漂洋過海來愛你!未曾謀面即定終身的跨國愛情故事

2025-09-09
為增加台灣本土的報導比例,讀者文摘中文版首次設置台北編採部主任,九月份起延攬詩人...

「讀者文摘」中文版出刊一甲子停刊 曾經的閱讀窗口已成為回憶

2025-09-09
「華麗與蒼涼-張愛玲遺物紀念展」於皇冠藝文中心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

海派作家張愛玲逝世三十年 1995年於洛杉磯公寓結束傳奇一生

2025-09-08
來源:聯合報-A9 社會(2019/09/26)

借竅驅魔? 邪教「聖母」林欣月教唆打死信徒 連孩童也難逃毒手

2025-09-05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少將上午說明國軍針對「南瑪都」颱風侵襲災情,國軍救援情形。...

「史上最強發言人」退伍後去哪了? 羅紹和少將轉身投入公益

2025-09-04
來源:聯合晚報- A1 要聞(2013/04/12)

知法犯法!幕後黑手竟是律師|2013年高鐵炸彈案

2025-09-03
抗議無薪假 為抗議企業雇用外勞卻讓本勞無薪休假,團結工聯昨天上午串聯千位勞工包圍...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台灣 不景氣就連台積電、聯電也放無薪假

2025-09-02
明日報今天中午停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2/21 楊光昇攝影)

PChome創辦人詹宏志曾創首家網路原生媒體 卻一年燒光資金收攤

2025-08-29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