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到處奔走接生 如今幾乎消失在台灣社會的職業|產婆

2023-05-28 09:58 葉宛婷

九十一高齡的老產婆捐出早期的助產證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1/29 林秀美攝影)
九十一高齡的老產婆捐出早期的助產證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1/29 林秀美攝影)

俗稱「產婆」的助產士,從日據時代開始就是需要考試或特殊教育管道才能擔任的專業,產婆在受完專業訓練後,再加上豐富的接生經驗,許多台灣老一輩和中生代的人口,是在產婆巧手和經驗下出生的;早期農村社會,生育子女多,交通不方便、醫療設備不足,也沒有產院,婦女臨分娩時,才派人請產婆到家裡來接生。

從前女人生小孩,被視作生命中的一大「關」,因為生小孩若遇到難產,動輒有喪命之虞,產婆們幫助許多產婦逃過鬼門關,是鄉村接生的主力。傳統觀念還認為產婦不潔,男人看到或碰到婦女生產時所流的血會倒楣,所以沒有男人替婦女接生,全由產婆一手包辦。產婆在接生時,產婦坐椅上(子孫桶),地面鋪紙板,椅子一定要矮,才不會讓把生下落地的小孩摔傷。

產婦生產時,兩旁有人抱腰,好讓產婦借力,所以收生也叫「抱腰」。生產前要準備草紙,以擦拭汙血;要準備木盆,內裝熱水,以洗淨胎兒身上的油脂汙垢;要準備剪刀,剪斷胎兒的臍帶;要準備襁褓,給初生的嬰兒裹上。而這一行沒有公定價錢,只收接生紅包,有些人家窮苦,產婆接生時還帶麻油及雞蛋,幫產婦補身體。

1943年政府頒布助產士法,明文規定助產士資格,早期若由產婆接生,常常沒有出生證明,身分證上的日期,也並非真正的出生日;助產士則會開立孩子的出生證明,助產箱也必備各種接生醫藥器材、嬰兒秤及量尺。隨著國內停辦助產教育,醫院也未編制助產人員,婦產科醫療院所日漸普遍,台灣社會也漸漸不見產婆的身影。

老祖母的產椅進入中部

1984-03-03/民生報/07版/衛生保健新聞版

【台中訊】老祖母時代使用的生孩子工具,又開始被醫學界重用。台中市澄清醫院最近開風氣之先,在中部首先設置坐姿分娩椅,讓產婦可以自行選擇生產方式。

澄清醫院院長林敬義指出,坐姿生產其實是一種流行復古的方法。他指出,在他祖母結婚時,嫁妝裡就有這種工具了。

林敬義說,從前,婦女生產多是靠自己或請產婆,因此在陣痛時,必須借助一種可以馬蹲的木椅,以加大腹壓,讓孩子早點生出來。

這種木椅過去都是嘗做嫁妝,隨著新娘子一起過門。在古羅馬時代,婦女也都是以坐姿生產。醫學界最近發現這種方法生孩子比較合理,因此開始大力推廣。

林敬義指出,坐姿分娩有許多好處,包括:

──子宮收縮比較有力而有效。

──產婦採用坐姿感覺較舒適輕鬆。

──腹壓加大,可縮短分娩時間。

──不致因下肢靜脈受壓而阻礙血液循環。

──腳部及腿部有充分支持,產婦下肢血液循環不會受阻。注射;已完成初種者,依規定在滿十五個月時,再追加接種。幼兒出生滿一歲以上初種者,不必再實施追加接種。該處表示,各衛生機構所需的麻疹疫苗,將在近日送達各縣市衛生局,分發給各衛生所使用。

接生的手不再忙碌

產婆這一行 步入黃昏

1985-12-13/民生報/07版/醫藥保健.兒童親子版

【本報記者 熊民豪】昨天是助產士節,來自全省各地近五百名助產士齊聚高市國軍英雄館,歡度屬於他們的節日。

助產士這個堪稱為古老的行業,引起了數百名助產士的感慨。他們認為,「產婆」這一行巳經走入「黃昏」了。一些已退休的資深業者,深自慶幸脫身得早;而仍在執業中的,則慨嘆收入大不如前,已無法維持生活。

過去大部分的生產,除非由家族中長輩協助,嬰兒落地大多經過產婆的手。但是,也由於當時醫藥常識普遍缺乏,經產婆接生的產婦胎兒死亡率都偏高。

民國卅二年,政府頒布助產士法,明文規定助產士資格。從此,傳統的產婆接生任務,才正式交給了具有醫療及衛生知識的專業人員。

根據調查,三十四年前,嬰兒由醫師接生的只占百分之三,衛生所助產士接生則占百分之十八,百分之四十六是由不合格人員接生,其中由開業助產士接生的比率占百分之卅三。

這種盛況一直持續到民國六十一年才走下坡。三年前,由開業助產士接生的比率下降到百分之十七,大多數的嬰兒都以醫院為出生地。

高雄市助產士公會理事長劉張雪霞回憶,約廿年前,她每月接生的人數可達一百名,而現在,平均每名開業助產士只能接生三到四人。

她說,她一察覺開業助產士走下坡時,即當機立斷投資興建醫院,放棄助產士生涯。現在她很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

前任高市助產士公會理事長蔡秀英認為,過去助產士接生率高,與民風保守,婦女視生產為「私事」有關。她們不願透過大多為男性的醫師接生,只有仰賴產婆。另一方面,助產士提供廿四小時服務,照顧無微不至,也贏得了民眾的信任。

造成助產士日趨沒落,也與社會因素有關。政府一直致力推行家庭計畫,導致出生人數減少,家庭更重視生產,因此多半願意選擇較有保。

另一方面,公、勞保相繼開辦,在醫院生產可以免費,也是助產士業蕭條的重要原因。目前接生費用行情在醫院頭胎接生收費約五千元,第二胎起三千餘元。開業助產士則一律收費二千餘元,雖然價格較低,卻無法與醫院競爭。

在不受歡迎、收入不佳下,國內助產士這一行已面臨缺乏新血的困境。

歐美先進國家的情況正好相反。由於醫療費用日昂,加上先生參與生產過程的風氣盛行,反而使得助產士行業復甦。

助產士的沒落,是否意味這一行將面臨淘汰呢?多數業者認為,助產士仍有存在的必要。尤其對偏遠地區來說,助產士正好彌補醫療資源的不足。但是,如何振衰,恐怕仍有待社會及政府給予更多的輔導與支持了。

最新文章

來源:聯合晚報-01 要聞(1989/07/02)

4警當街遭狙擊殉職震撼全台!逃兵鍾貴雄狠心犯下「殺警奪槍案」

2025-07-12
偵辦尹清楓命案的特別調查小組今上午到士林看守所借提前海軍上校郭力恆到中油煉油廠偵...

「尹清楓命案」關鍵人郭力恆病逝 結束20年鐵窗人生 真相也可能就此永遠埋藏?

2025-07-11
台南女中學生林奕含(左)學測滿級分,校長鄒春選向她道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女作家出書大賣卻在同年輕生...2017年林奕含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震撼社會

2025-07-11
尹清楓上校命案,檢察官柯士斌會同法醫楊日松(左)及軍方法醫,在三軍總醫院進行屍體...

軍購黑幕引發殺機 真相太敏感至今未解|1993年的尹清楓事件

2025-07-11
2003年中華職棒聯盟新人選秀新科狀員潘威倫加入統一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2003年選秀狀元是他! 「嘟嘟」潘威倫從少棒起家到中職首位無安打傳奇投手

2025-07-10
來源:1987/02/28/聯合報/第05版

涉「江南案」與「陳氏兄弟滅門案」 「董桂森」逃亡多國最後命損監獄刺殺

2025-07-09
台北市長陳水扁(前)至市政府各處室查勤,發現不少市府員工翹班未到。圖/聯合報系資...

給公務員震撼教育!陳水扁春節收假查勤市府 整頓公家機關散漫風氣

2025-07-09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8/11 侯世駿攝影)

連續殺人犯「張人堡」十年毀三命 「姦殺老婦插鐵條」、「裝箱吊屍女友」手法殘忍

2025-07-08
由十二位老人組成的「長壽環島步行隊」,於五日上午十時步行抵達台北。圖/聯合報系資...

比年輕人還猛!1977年新竹長壽步行隊挑戰43天環島壯舉

2025-07-08
台北市刑大偵四隊偵破一件金光黨詐騙、強盜案,逮獲嫌犯陳福家、女子施阿葉與涉嫌收贓...

長輩口中的「金光黨」是什麼來頭?台灣元老級詐騙集團半世紀前這樣騙錢

2025-07-08
台中縣后豐大橋昨晚發生斷橋,斷橋處今天上午溪水相當湍急,洪水仍不斷沖擊未斷的橋墩...

2008年辛樂克強颱重創台灣 后豐大橋斷裂奪6命悲劇

2025-07-07
來源:聯合報-03 焦點新聞(1990/09/05)

一通匿名電話引爆全台恐慌!90年「截肢丐童」都市傳說嚇壞家長

2025-07-07
美麗灣渡假村工地前沙灘昨天發現裸露鋼板水泥,環盟台東分會人員前往攝影取證,但業者...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爭議超過20年 如今縣府買回正名「杉原灣」

2025-07-07
來源:聯合報- 1978/05/23- 03 第三版

【台灣犯罪事件簿】婦產科名醫妻遇害 浴室內雙手反綁、領帶勒斃 誰悄悄奪走她的命?

2025-07-06
來源:聯合晚報-05 社會新聞(1997/01/02)

竹竿性侵5歲女童纏訟14年無罪定讞 受害女童18歲病逝

2025-07-05
台北市善導寺彌陀殿舉行一起自殺身亡的北一女資優生林青慧、石濟雅的告別追悼會。鮮花...

1994年北一女雙資優生走上絕路 動機成謎引發全台震撼

2025-07-04
統一獅捕手高志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0/08/11 劉學聖攝影)

中職史上最長戰役!高志綱蹲滿17局、接251球寫下鐵捕傳奇

2025-07-04
謝芬芬昨天出任宜蘭縣警察局長並宣誓,成為國內首位女性警察局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打破女警天花板!謝芬芬2003年成全台首位女性警察局長

2025-07-04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