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學再突破 榮總醫師做人成功 國內首位試管嬰兒誕生!

2023-05-05 19:10 吳秀樺

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張小弟生下後,就敦在榮總婦產部嬰兒室的保溫箱裡,由護士輸流細心看護。嬰兒室的護理長高侃慧,昨從保溫箱中把張小弟抱出,抱著他餵奶,張小弟在護士阿姨的懷裡,乖巧的吮著奶嘴,吃得津津有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4/18 沈長祿攝影)
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張小弟生下後,就敦在榮總婦產部嬰兒室的保溫箱裡,由護士輸流細心看護。嬰兒室的護理長高侃慧,昨從保溫箱中把張小弟抱出,抱著他餵奶,張小弟在護士阿姨的懷裡,乖巧的吮著奶嘴,吃得津津有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4/18 沈長祿攝影)

結婚、生子、傳宗接代,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對於一般人而言,是再正常也不過的生命過程,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六分之一人口都曾受不孕症影響,而我國每7對夫妻中就有1對夫妻不孕,利用試管嬰兒(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幫助不孕夫妻創造生命,對於期待新生命來臨的父母而言,可謂如同天降奇蹟般的驚喜。

1978年全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在英國誕生,5年之後榮民總醫院也宣布台灣將有「試管嬰兒」跟著出生,所謂「試管嬰兒」利用體外受精技術,將卵子與精子在體外進行受精,胚胎經由試管或培養皿培養之後再植入的方式懷孕,用這樣方式出生的嬰兒就被稱為試管嬰兒。

榮總成立試管嬰兒小組 面對艱難的挑戰

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現代的人工生殖技術,從誘導排卵、取卵、受精、胚胎植入、驗孕等各項技術已益趨成熟,再搭配準確的診療與先進的設備,讓每一個試管嬰兒的胚胎都能在頂級實驗室孕育及監測之下,在最好的狀況下植入到每一位母親子宮內,達到受孕成長的目的並且可以順利健康的出生。 

然而在1985年時台灣人工生殖技術尚未臻成熟,試管嬰兒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為了扮演上帝之手、挑戰這項艱難「做人」的任務,榮總甚至成立「試管嬰兒小組」,並成立實驗室,從動物實驗開始一直到臨床,並且派人前往澳洲墨爾缽大學,學習胚胎冷凍的技術,在試管嬰兒小組的全力合作下,陸續有婦女採取體外受精方式讓胚胎著床成功。

隨著有多位試管嬰兒陸續在母體內著床成功的訊息傳出,並有首位試管嬰兒在健康的情況下誕生,不但為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寫下新的里程碑,同時也讓許多期待成為父母的不孕夫婦,帶來新的希望。

台灣第一位試管嬰兒的父母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6/04/17 楊嘉慶攝影)
台灣第一位試管嬰兒的父母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6/04/17 楊嘉慶攝影)

國內第一個試管嬰兒昨天誕生

1985-04-17/民生報/01版/焦點新聞

(本報訊)國內第一個試管嬰兒,於昨天下午三時廿六分,在榮民總醫院誕生。這名男嬰出生時重兩千八百公克,生理現象一切正常。

榮總院長鄒濟勳於獲知母子平安的消息後,正式宣布國內試管嬰兒成功。

試管嬰兒的母親張淑惠,現年卅一歲。她在昨天上午五時左右發生陣痛現象,十點鐘由她的妹妹陪同送到榮總產房待產。她的先生張健人現年卅五歲,是陸軍中校,因軍務在身未能到醫院等待孩子的出世。

榮總婦產部在昨天下午三時廿分為張淑惠進行剖腹生產,手術由家庭計畫科主任張昇平主刀。張淑惠得知孩子平安生下後,一時情緒相當激動,特別是在確知是個男嬰後,她表示一切犧牲都是有價值的。(下略)

三總試管嬰又傳喜訊

1985-02-17/民生報/07版/醫藥保健.兒童新聞版

(台北訊)三軍總醫院婦產科昨天再度傳出喜訊。一名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年輕婦女,昨天經絨毛腺素(HCG)測試後,證實已經懷孕。

三總試管嬰兒小組對這項消息十分振奮。這是經該小組治療後,第五名著床成功的試管嬰兒,其中兩名已流產,另兩名預產期都在今年五月左右。

三總是從去年六月起,從事試管嬰兒研究工作。目前已經為卅餘名婦女測試過,受精成功率平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胚胎植入前的完成胚胎細胞分裂階段,成功率也有八成左右。

三總婦產科醫師說,三總傳出試管嬰兒著床的喜訊後,前往該院要求接受這項技術達到生男育女目的的婦女不計其數,但他們選擇受試者的標準相當嚴格,必須年在四十歲以下,正常、健康,無內外科合併症,由於無法改變的兩側輸卵管異常、先天精液嚴重缺陷,或做過多次嘗試仍無法懷孕的不明原因不孕症病人。

最新文章

涉下台南縣陳美莉母子命案的凶嫌劉華崑體格壯碩,得用腳鐐當手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化母子雙屍案兇手毫無人性 延宕百日終破案

2023-10-04
由中華工程主導投資的「中華城」大型購物中心開發案,遭台中市政府勒令停工九個多月,...

台中中華城開發案失敗收場 開挖地竟積水成湖

2023-10-03
來源:聯合報-1984-11-16-第五版

【台灣犯罪事件簿】黑道、刑警都敢招惹! 混血殺手「美國博」林博文

2023-10-02
合作金庫沙鹿支庫運鈔車劫案,台灣高等法院廿五日更審判決,法庭內外警衛森嚴。聯合報...

全台首起運鈔車搶案 死刑犯竟外出幽會傳宗接代

2023-10-01
這名在中台禪寺剃度的比丘尼面對親人的痛哭哀求,還是不動如山,出家的意志很堅定。聯...

中台禪寺集體出家 黃安妹妹也在其中

2023-09-30
北投「限時專送」的機車騎士,要為社區擔任治安的線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

外送始祖 上山下海、買菜全包!北投獨家限時摩托車專送服務

2023-09-30
藝人董至成(左起)、張清芳、沈孟生、邰智源進棚錄「萬里共嬋娟」中秋特別節目。  ...

開創電視史上珍貴畫面!1991年台視中秋節特別節目《萬里共嬋娟》

2023-09-30
馬祖東引島中柱港旁的忠誠門,阿兵哥戰士雕像堅守崗位超過40年。圖/網友曾憲虹提供

「媽!我阿榮啦!」 阿榮登上馬祖東引島忠誠門 至今未退伍!

2023-09-28
北投公園聚集許多「寶可夢」玩家,深夜仍是人潮眾多噪音擾民,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只希...

北投公園每晚都像跨年夜 民眾瘋抓「寶」登上時代雜誌

2023-09-27
中秋賞月鴻源百貨派發五萬個清潔袋,在國父紀念館分發給賞月民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別讓嫦娥笑我們髒」中秋響環保 鴻源派玉兔發清潔袋

2023-09-27
高雄市熱鬧的三多路商圈附近的一處社區,還有20多座日據時代遺留下的墳墓,這裡的居...

高雄三多商圈奇觀 人鬼共住相安無事

2023-09-26
首年舉辦的社會青年志願役第二梯次昨天在台南縣官田營區報到,新兵報到先剃光時髦髮型...

回憶當兵剃頭經驗 外面剃 vs. 軍中剃

2023-09-26
在第五屆亞洲運動會榮獲三面金牌的我國射擊選手吳道源抵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

他是汽車工程師也是神射手 1966年征戰亞運「吳道源」奪3金

2023-09-26
超群月餅位於大雅路台中工廠因缺料,已無法製作出貨,正如廣告詞越到中秋越難買到。聯...

愈到中秋愈難買到!「超群西餅」在台熱賣卻突然歇業

2023-09-26
各界歡迎二屆亞運足球冠軍我國代表隊來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4/06/24...

65年前中華男足亞運蟬聯兩屆冠軍 回顧男足的黃金時代

2023-09-25
台企銀員工昨天在中正紀念堂前集合,並舉行罷工投票和「反合併、要專業」大遊行,表達...

台企銀罷工 創台灣經濟史上第一起金融業罷工事件

2023-09-24
大寮鄉追遠堂外觀相當華麗、壯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7/01/08  陳明...

來自高雄的複姓大族 看到「張簡」姓氏別懷疑! 

2023-09-23
住在北市南機場克難街的陸家「數學狗」小咪,是一隻會做數學習題的小狗,以曲起兩隻前...

加、減、乘、除都會! 1961年的狗明星小咪

2023-09-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