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對調當!母親不動手只負責品嚐|1978年「我愛媽媽百人烹飪大賽」

2023-05-03 17:47 葉宛婷

為慶祝母親節,家庭月刊舉辦「我愛媽媽百人烹飪大賽」活動,圖為活動現場鏡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8-05-14 高鍵助攝影)
為慶祝母親節,家庭月刊舉辦「我愛媽媽百人烹飪大賽」活動,圖為活動現場鏡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8-05-14 高鍵助攝影)

1978年,《家庭月刊》籌劃一項別開生面的母親節特別活動:「我愛媽媽百人烹飪大賽」,參加者將在活動中表演「廚房特技」,突破過去都是以歌唱為主的活動做主題,是當時難得一見的新穎活動,除了有興趣與他人一較高下的民眾,都可以報名參加以外,現場也穿插電視演藝人員的烹飪表演和唱歌。

比賽的評審由傅培梅等多位名家擔任,比賽之後還有盛大的品嚐會和頒獎典禮。參加百人烹飪大賽的「主廚」,來自台灣地區各地,他們自己帶材料、廚具,並且請來他們的母親,在比賽時品嚐他們燒的菜。烹飪大賽中最小的主廚是鍾詠祥,只有10歲,他的弟弟才8歲,是他的助手,他們燒了一道「脆瓜排骨」來孝敬他們的母親。

由於媽媽是客人,只准嚐菜,不准動手幫忙,主辦單位也規定一切烹調的材料,不得先行烹煮切割,從切洗到上桌都必須在現場執行,主廚們難免手忙腳亂,畫面充滿樂趣。

主廚們不但要在拿手好菜的色、香、味上下功夫,而且動腦筋還要為拿手菜取別緻的名字。當一百多道菜做好後,先由主廚們獻給他們的母親,母親們品嚐認為滿意後,再端上長桌,由所有的母親們分享。母親們吃吃嚐嚐,談談笑笑,有好多位嚷著吃得比平日多,胃口也比平日大。

為慶祝母親節,家庭月刊舉辦「我愛媽媽百人烹飪大賽」活動,圖為活動現場鏡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8-05-14 高鍵助攝影)
為慶祝母親節,家庭月刊舉辦「我愛媽媽百人烹飪大賽」活動,圖為活動現場鏡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8-05-14 高鍵助攝影)

美的人生

百家兒女比賽烹飪 媽媽佳節恭請品嚐

百道菜名,各不相同,寓孝思於慶賀之中

評分要件,色香味與營養衛生,面面俱到

1978-05-14/經濟日報/11版/第十一版

【王莉莉】每年一度的母親節,頗受各界的重視。各界都在設計新穎的方式,以表達對母親的孝思。今年,「家庭月刊」舉辦了一項別出心裁的慶祝方式-「我愛媽媽百人烹飪大賽」。

這項烹飪大賽,是由家庭中「媽媽」以外的人擔任主廚,另有一位助手,來表演各人的拿手菜,而由「媽媽」擔任品嚐,選出最優良的菜,頒發獎品,以求全家同樂。

參加今天烹飪大賽的人,來自全省各地,共有一百個家庭。其中年齡最大的母親,是八十八歲的周孫菊妹,由她的兒子和媳婦共同表演一道「金玉滿堂」來獻給這位高齡母親。

最小的主廚是十歲的鍾詠祥,他和年僅八歲的小弟鍾詠哲,共同燒一道「脆瓜排骨」來孝敬他們的母親。

這項比賽是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羽毛球館餐廳花園內舉辦。現場有將近六百人,使整個場地顯得熱鬧有趣。現場的調理台、煤氣及火爐,是由主辦單位準備。但是材料則由參加者準備。每個人準備的材料均為原料,不得先做烹煮、切割處理。這一百位參加者所表演的菜名皆不相同,而且有些名稱頗能配合此一節慶,例如「母親」、「春暉」、「媽媽的笑臉」、「愛心」、「小不點的禮物」等,十分親切俏皮。

百人烹飪比賽中,同時穿插著台視公司的一部份演藝人員表演烹調手藝,包括有韓江、韓林君父女的「蔥爆牛肉」。苗天、苗永芳父女的「媽媽樂排骨」。秦風的「豆瓣魚」、張憶蘭的「青椒炒牛肉絲」、秦蜜的「金銀如意」、周雅芳的「和菜戴帽」、黃屏的「釀豆腐」、楊欣的「白雲秋月」、丁曉慧的「雜菜」、李芳雪的「糖醋花枝」、鈕方雨武家麒及武承泰的「魚香魷魚」、尹小曼的「牛肉炒豆腐」。

擔任這次大賽的評審委員有烹飪名家傅培梅、作家郭良蕙、社交聞人司徒馮美玉、彰銀董事長、中國菜改良協會理事長林永樑、實踐家專校長謝孟雄、名畫家陳子和、作家張佛千等。

大賽評分的標準是色、香、味、營養衛生各佔百分之二十五,以總分最高的為第一名。評審後選出一至六名。第一名得大同電冰箱,第二名得日日新不鏽鋼廚具乙套,第三名得婦貴牌烤箱瓦斯爐乙台,第四名得大同洗衣機一台,第五名得和成牌熱水器,第六名得華玉牌愛可樂旅行箱。

此外還有特別獎十位,有最快速度獎、最經濟實惠獎、最佳外形獎、最佳配色獎、最佳刀法獎、最佳香味獎、最具創意獎、最佳合作獎、最富地方色彩獎、最佳精神獎。

相信此次百人烹飪賽,將是最具意義、最令人難忘的慶祝母親節活動。

【獻給我的超級阿母】老照片徵稿中!

你有想感謝母親的話嗎?大聲說出你的「愛的宣言」吧!歡迎投稿你與母親的照片故事,就有機會把「老派摩登女子鋼筆文具組」帶回家!

❤活動詳情👉點我看活動

❤我要投稿👉點我投稿

投稿內容還有機會被刊登出來喔!

最新文章

秀林鄉東方夏威夷樂園曾是花蓮人最愛去的地方,園區裡噴火表演振震撼力十足。圖/聯合...

南太平洋島嶼搬到花蓮來 龍王颱風重創東方夏威夷樂園成廢墟

2023-06-02
日期:1988/7/8
圖說:公賣局一輛滿載啤酒的卡車,八日經過忠孝東路與光復...

啤酒危機與堵車困擾 忠孝東路卡車傾斜事件

2023-06-02
台中市掀起葡式蛋撻風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8/21 曾蘭淑攝影)

開店即排隊 葡式蛋塔席捲全台

2023-06-02
台灣民防司令部三十日在新公園棒球場舉行記者招待會,台灣省府主席兼民防司令嚴家淦自...

記憶中的防空坑:揭開台灣社會在軍事緊張時期的防空觀察

2023-06-02
圖說:台北市華西街廿八日有多條毒蛇「脫困」,行蹤不明造成居民一陣驚慌。圖為附近小...

驚悚回憶!1971年的華西街毒蛇集體逃脫事件

2023-06-01
隨意設置的自動販賣機有礙市容,各警局還得派出大批警員將設置在路旁的自動販賣機抬上...

自動販賣機擺滿街! 1984年大量拖吊的「自動販賣機風暴」

2023-05-31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許阿桂(坐者)十三日表示,華隆公司如因經營及資金調度問題,必須董...

偵辦華隆案出名! 民眾心目中的司法英雄「忍者桂」許阿桂

2023-05-31
私立崇先中學有43年校史,學生數最高紀錄近4000人,昨天已無學生,校園空蕩,令...

九0年代明星學校消失了 董事會掏空校產經營困難宣布廢校|雲林崇先中學

2023-05-31
臺北車站在納莉颱風的肆虐下也無法逃離被大水淹沒的命運,整個地下車站軌道與月台全都...

當台北捷運成為地下的「漂漂河」:納莉風災回顧

2023-05-30
警方為了追捕殺害2名警察、犯下54起刑案的通緝犯惡龍陳新發成立「獵龍專案」,19...

史上最猛烈的警匪槍戰 獵龍行動警匪駁火2000發子彈創史上之最

2023-05-30
六十八年元旦起,我國第一次簽發國民出國觀光護照,一名女士拿到護照後開心不已。日期...

第一本觀光護照的紀錄 開啟台灣人民出國觀光的新時代

2023-05-29
九十一高齡的老產婆捐出早期的助產證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1/29 ...

曾經到處奔走接生 如今幾乎消失在台灣社會的職業|產婆

2023-05-28
犯下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重大案件。圖/聯合報系資...

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 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

2023-05-27
電影《軍中樂園》以陽翟為主要拍攝地,金門縣政府事後重建拍片場景供遊客參觀遊覽,圖...

揭密軍中特殊代號「八三么」 隨歷史封存的「軍中樂園」

2023-05-27
職籃元年上半球季球季賽,裕隆以111:96擊敗泰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

台灣第一支民營籃球隊的榮耀之路! 今年SBL「裕隆」傲視群雄奪冠

2023-05-26
來源:2002/01/07/聯合報/第三版

被刑求寫下自白 冤獄14年再審無罪釋放|鄭性澤案

2023-05-25
經過四個小時的油漆,台北市立美術館廣場的雕塑「低限的無限」恢復鮮明的紅色,將在原...

太像中共紅星 雕塑家作品遭改色|1985年北美館紅星事件

2023-05-25
遊行、請願、示威、抗議 每次街頭活動就出現的「打香腸」攤販越來越多,他們機車一輛...

台灣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攤販的商機竟然大爆發?

2023-05-2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