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環境中艱苦求學!1966年台北商職學生佘通權的故事
1965年,17歲佘通權的父親突然失業、不告而別,佘通權扛起一家8人的生活,他除了送報、當家教、幫人推車,凡是可以賺錢的工作他都做。毎天早上5點,他騎自行車到北投火車站等報紙,5點半火車到了,他把80多份報紙裝上自行車分送給訂戶,北投的居民大多住在山上,腳踏車上不去,為了趕時間,他只得順著山路向上跑。
佘通權不敢休息,因為稍微鬆懈,上課就會遲到,即使寒流過境、下著大雨,他惟恐報紙被淋溼,車子騎得特別快。他每天趕7點32分,從北投開往台北的火車,火車8點6分到達台北,第一節課是在8點15分開始,他從要在9分鐘之內,從火車站跑到濟南路二段的學校;他常因送報的車輛誤點,或是跑得慢了一點而遲到、被扣操行分數。
佘通權靠送報紙,賺取月入200元的工資,他也努力於自己的課業,希望能領取獎學金。每天早晨上了火車後,他擠在人群的角落,取出書本閱讀;每節下課的10分鐘休息時間,他也是在埋頭苦讀;晚上回到家,他仍是振作精神,把一天的功課複習數遍。每天中午,他拿著自己的空便當盒和幾本書離開教室,將便當盒裝滿開水,走到校園樹邊,一面喝水一面讀書。
「便當裡的水喝完了,肚子也就飽了!」他的班導知道他家狀況後,除了安慰鼓勵,並從自己1千多元的薪金中,抽出200元給他,但佘通權拒絕收下。班導不願傷佘通權的自尊心,利用上課時間支開他,把他的遭遇告訴全班同學;中午,好幾只便當推在佘通權面前,任他挑選。1966年,佘通權的故事經過聯合報刊登後,各界捐款陸續湧入。
社會是一面鏡子 照出個硬朗孩子佘通權的故事‧真使頑廉懦立 少年向他學習‧長者為他揮淚
偉大時代‧有為少年的象徵 溫暖人間‧無限善意和同情
1966-03-05/聯合報/03版/
【本報訊】清寒學生佘通權的奮發上進、努力不懈的真實故事,經本報昨(四)日披露後,在廣大的社會上引起了連串的讚揚,有些人說:「這孩子太有出息了!」有人說:「佘通權是現代學生的楷模!」……還有人為他哭泣,想起佘通權的那隻空便當盒子,就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省立台北商職的校長吳仕漢在昨天早晨的升旗朝會上,手持著本報,將全部有關佘通權的報導文字唸給二千多學生聽,吳仕漢校長並且對學生們說:「你們大概不認識高二(三)班的佘通權,但是現在你們應該認識他,了解他!」吳校長說:「佘通權是個值得我們愛護,並值得大家學習的同學!」
吳校長已經在昨天批准,從下星期一開始,讓佘通權成為甲種工讀生,他的工作時間是從下午五時半至晚間十時,每月可得新台幣三百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太太,昨天上午十時左右,到北商的學生管理組要求軍訓教官准她見見佘通權。
當佘通權拖著那雙破舊的力士鞋從樓上跑進管理組時,這位太太一把拉著他的手,說:「就是你!這樣瘦!」她不再說什麼,淚水卻流了下來,過了好一會,這位太太才又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希望你不要氣餒,繼續努力,你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燦爛的!」佘通權聽後連連的點頭。
這位很樸素的太太又從手提包裏取出一隻信封,遞給佘通權說:「這裏面是一千塊錢,代表著我們全家愛護你的一點意思!」
中央黨部五組主任詹純鑑,昨天下午派總幹事劉曉風和另一位陳博民先生,攜帶五百元到省立北商慰問佘通權。劉曉風對佘通權的家境垂詢甚詳,劉總幹事讚揚佘通權說:「你能夠在貧苦的環中力爭,這種精神是應該受到嘉許的。」他並告訴佘通權,今求學上家庭生活上如果有任何問題時,可以直接告訴中央黨部或救國團,他們均樂意給予更多的協助。
劉曉風並對記者說,聯合報曾不只一次的刊載善良面的新聞,這是值得稱讚的事,他又表示,只有這類的新聞才能領導整個社會,改善不良的風氣。他說,四日上午當辦公室內的職員看到佘通權的故事後,有些同仁竟把淚水滴在佘通權的照片上。
有四位與佘通權同鄉的好心人士,昨天中午到學校去探望這個孩子,其中的一位太太單獨送他二千元,另三位先生合送三百元。
城中區服務社的全體員工,昨天讀報後,深為佘通權的新聞而感動,他們節省一日所得,合力湊了四百元,由該社主任吳景園親自送給佘通權。
住在仁愛路四段的一位李太太,昨晨打電話到本報採訪組說,她覺得佘通權太可憐了,太值得同情了;李太太說:「他不是天天眼巴巴的盼望著每學期的三百元獎學金嗎?現在我每個月送他三百元,一直到他大學畢業為止。」
台北縣私立指南中學的全體同學昨晚寫了一封信請本報代轉給佘通權,並附贈四百元。他們在信中寫著:「佘同學,今晨到校,我們的導師特別提示我們閱讀聯合報,當我們閱讀的時候,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對你欽佩與同情的眼淚,你的奮鬥精神,可以作為青年人的榜樣,可以啟發迷濛中的同學……我們全體同學自動節省一天的點心費,集中了四百元,錢數很少,可是我們對你的敬愛之意是無限的……。」
另一位小公務員也在微薄的薪金中抽出兩百元由本報代收。他並在寫給佘通權的信中說:「你堅苦求學的情形,我十分感動,我也有四個正在唸中學的孩子,想到他們都能豐衣足食的上學,我覺得天下的好孩子都應該有書讀、有飯吃,茲送上二百元,以後每學期我願按時送二百元……。」
最新文章
-
強制拆遷!因興建疏洪道而廢村|1984年五股洲後村
2025-04-20 -
民進黨發起「419遊行」主張總統直選 台北車站附近交通癱瘓
2025-04-19 -
【冷知識】孤兒要跟誰姓?父親是蔣中正、母親是宋美齡...?
2025-04-18 -
母豬生出「象鼻怪胎」!離奇案例縣府還做成標本
2025-04-18 -
快樂頌KTV大火釀13死 起火原因竟是少年火大這件事!
2025-04-17 -
挑戰NBA、大戰林志傑成經典 「少俠」田壘2021年宣布退役
2025-04-16 -
台灣教育史最大弊案「景文案」 檢察官烏龍逾期上訴20多名被告無罪
2025-04-16 -
捨身救民!詹炳立遭槍擊殉職 「器官捐贈」寫下大愛
2025-04-15 -
猛男玩火舞釀災...2011年台中阿拉夜店大火9死12傷
2025-04-15 -
2000年萬安艦沉入宜蘭頭城海域 成台灣首例軍艦人工魚礁
2025-04-15 -
貴婦奈奈捲款逃亡! 通緝時效25年背後原因讓貴婦奈奈無法受審
2025-04-15 -
大家樂年代求明牌求瘋了?愛國獎券畫家一年半竟三度被綁!
2025-04-14 -
一代人課本裡的「南海血書」越南難民逃亡慘案竟是反共虛構故事
2025-04-14 -
激勵人心的逆轉勝 打敗南韓的中鋒哈孝遠|1998年的亞青盃
2025-04-11 -
女業務遭「活燒」命喪山區 買車客戶竟是殺人魔
2025-04-11 -
民眾朝聖「最後一餐」來來豆漿店因尹清楓命案意外走紅
2025-04-11 -
撼動國際的白曉燕命案 創台灣司法史上最重大刑案
2025-04-10 -
「早上一杯,晚上發威」 高凌風昔日代言「火鳥咖啡」驗出壯陽藥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