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出軌越籍女亡 李泰安入獄是冤案還是陰謀?|2006年南迴搞軌案
2004年5月,南迴線內獅段附近鐵軌遭破壞,隔不到一個月,再遭人放置鐵塊,10月、12月同一路段也有鐵道遭破壞,2005年06月21日,一自強號列車在內獅站前方出軌,15名乘客受傷,固定枕木與鐵軌的魚尾板、螺栓多數被拆,歹徒破壞鐵軌時,刻意避開號誌系統,並選擇破壞彎道,顯然是名行家。
2005年8月21日內獅段再度被破壞,犯案者竟留下指責警方辦案不力的字條;2006年3月17日列車再次於同一路段出軌,越南籍的陳氏紅琛被宣告不治,巧的是,她在2005年6月21日也在翻車的自強號上。檢察官懷疑其死因不單純,22日告知親友將解剖查驗遺體,同時將死者丈夫——知本站票務員李雙全限制出境。
雖李雙全當時也在車上,但他在翻車前走至別車廂,毫髮無傷;他前後兩任越南妻子都死於意外,領過兩次巨額保險金,被合理懷疑有犯案動機。23日清晨,李雙全被發現已上吊身亡。接著矛頭指向李雙全的哥哥李泰安,他也曾出現在火車翻覆現場,他表示案發當天從知本站上車,事發當時人也在車上,但警方表示知本站的監視系統未拍到李泰安進入車站。6月6日,李雙全的同事黃福來轉為汙點證人,他坦承李氏兄弟意圖殺害陳氏紅琛,詐領保險金並與他分贓,他因而與兩兄弟合夥多次「搞軌」;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積極證據能證明李泰安涉案,李泰安始終堅稱自己是無辜的,最後仍在2016年遭判13年有期徒刑。
南迴火車又翻車‘絕對內行人幹的!不只 1人!’
2006-03-18/聯合晚報/3版/焦點話題
同一路段三次意外 鐵路警察不排除台鐵內部人士涉案
【記者邵冰如、戴安瑋/台北報導】
鐵路警察局上午表示,昨天發生火車翻車事故遭破壞的路段,不但海側魚尾鈑、螺栓、彈簧鋼夾被拆除,鐵軌還被移到軌道中間,才導致列車行經該處時出軌,車廂往省道邊坡傾倒,「這絕對是內行人幹的」。
鐵路警察局不排除台鐵內部人士涉案,「而且可能不只一人」,至於是否真有共謀、共謀有幾人,正全力調查中。鐵路警察局評估,涉案者除了心生不滿的現職台鐵員工,還可能是最近一、兩年遭台鐵精減人事的退職人員或從事鐵軌維護工程的廠商刻意破壞。
由於南迴鐵路範圍太廣,鐵路警察局無法在當地架設監視器,全線沒有錄影,截至上午尚無法掌握到可疑作案者。
鐵路警察局經過一個晚上的了解,發現這起出軌事故,「絕對是人為破壞」,而且歷次破壞日期也有軌跡可尋。
去年南迴也發生一起出軌事件日期是6月21日,前年10月21日也發生過鐵軌被放置鐵塊事件,總計93年至今南巡同一路段事故,作案者多在18日至21日間作案。鐵警局已將此列為重大破案重點偵辦。
鐵警局說,幸好昨天這輛從台東到高雄行駛的莒光號,台東車站賣票,只賣第一節至第五節車廂,第六節至第十節車廂坐位沒有賣票,「否則一定傷亡更慘重」。鐵警局說,破壞者對台鐵心中一定有很大的不滿,否則不會如此殘忍、如此恨心。
鐵警局說,從破壞者作案手法,破壞者根本是要置人於死地,除了拆除海側魚尾鈑、螺栓、彈簧鋼夾,還刻意把鐵軌往中間移,明顯就是要讓列車發生重大事故。
要拆除前述的鐵軌設備,一定要有專業的工具,而且作業要熟練,如拆除一個彈簧,就要用鐵錐敲打好幾分鐘才能拆除,非一般人能力所及。
最新文章
-
法醫傳奇楊日松 半世紀驗逾三萬具屍體
2023-12-07 -
民進黨最浪漫的黨主席施明德 被譽台灣曼德拉蹲苦牢25年
2023-12-07 -
香港銅鑼灣百年怡和午炮 解密每日鳴炮背後故事
2023-12-05 -
罷吃速食行動!進口速食不降價 媽媽們自己做漢堡
2023-12-04 -
868支全壘打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 一生與台灣關係密切
2023-12-03 -
創辦南藝大、科博館 台灣建築美學推手漢寶德
2023-12-03 -
台灣人創辦!亂世中誕生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延平學院」
2023-12-02 -
沒有網路的年代完成單車環球壯舉!胡榮華與單車藍駝橫越六大洲
2023-12-02 -
台北三大祭典之一!「艋舺大拜拜」青山宮遶境
2023-11-30 -
【台灣犯罪事件簿】犯下多起綁架與警方槍戰玩躲貓貓 「惡龍」張錫銘竟因網路遊戲落網
2023-11-29 -
向郝院長要「巨蛋」 台北大巨蛋圓夢 棒球迷見證經典時刻!
2023-11-28 -
連貫台灣東部的生命線 1980年北迴鐵路通車
2023-11-28 -
未搜身、上手銬 年輕警員押送通緝犯遭刺枉死
2023-11-27 -
焚化爐上有旋轉餐廳! 回顧北投焚化爐轉變歷程
2023-11-24 -
狠心逆子林清岳 為奪家產弒親106刀震驚社會
2023-11-23 -
麥當勞曾差點進不來台灣? 回顧麥當勞來台歷程
2023-11-23 -
「旗津渡輪」25名少女拿命換的! 1973年高中六號翻覆事故
2023-11-22 -
1994年首屆台北市長選舉 千輛計程車史無前例支持黃大洲
2023-11-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