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蟲蟲危機、造福農民 1965年的女昆蟲學家邱瑞珍

2023-02-08 15:19 報時光

中華農學會核定五十四年度「農業學術事業獎」得獎人─省農業試驗所技正邱瑞珍女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5/12/8 陳明輝攝影)
中華農學會核定五十四年度「農業學術事業獎」得獎人─省農業試驗所技正邱瑞珍女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5/12/8 陳明輝攝影)

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就有了昆蟲爬行與振翅的身影,與昆蟲和諧相處的世界充滿著奧妙的智慧。獲得1965年「農業學術事業獎」的昆蟲學家邱瑞珍,是「六腳世界」當中的翹楚,他的細膩觀察不僅獲得國際學術單位肯定,也透過生物防治法影響了台灣農業。

研究桌上攤開分類的昆蟲標本、書櫃中疊著滿滿的研究報告與書籍,埋首於顯微鏡和昆蟲標本間的邱瑞珍,對於研究有著十分熱情與認真的工作態度,他在擔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研究員時有諸多貢獻,民國64年時由於紅胸葉蟲肆虐,屏東栽種的可可椰子樹死了十萬多株,但因為農藥並無法徹底根除問題,當時農業試驗所由國外引入釉小蜂,藉由釉小蜂產卵於紅胸葉蟲的蛹中,透過天敵彼此相剋的生物技術,讓椰子樹再度生機盎然。除此之外,邱瑞珍在擔任農試所應用動物系系主任時面對四處橫行的外來種福壽螺,也曾建請烹飪專家鑽研福壽螺食譜,希望透過成為可口菜餚而增加人們食用和採集的機會,以減少福壽螺危害農作物的機率。

透過昆蟲學專業影響農業,農試所與邱瑞珍成了農民們最受歡迎的朋友,其專業讓她獲得植物保護學會的推荐於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屆農業學術事業獎唯一的得獎人,這位女昆蟲學家不僅在經營家庭上勝任有餘,更是在六腳昆蟲世界裡埋首興趣中做出了專業。

昆蟲學家邱瑞珍 榮獲農業學術獎

廿載鑽研.馳譽國際

蝸牛之戰.造福農村

1965-12-09/聯合報/02版

【本報訊】在昆蟲群中研究了廿二年的省農業試驗所技正邱瑞珍女士,昨(八)天被中華農學會核定為本年度「農業學術事業獎」的得獎人。邱瑞珍將在本月十日中華農學會的年會中,得到褒獎狀一紙,金鑰匙一把,以及獎金四千元。

福建省立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畢業的邱瑞珍,不但是我國傑出的一位昆蟲學家,她的學術論文同時也受國際上的重視,本月三日,美國姬蜂分類權威Hery Townes博士,還來信讚揚她的一篇「台灣產姬蜂研究」的論文,Hery Townes博士在信內表示,由於邱瑞珍的這篇論文,提高了姬蜂科研究工作的素質。

邱瑞珍女士在省農業試驗所工作的二十年來,由她親手組成了一座昆蟲標本館,在這個標本館內,搜集有六十多萬隻種類不同的昆蟲標本,供給國內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參考資料,國外的昆蟲學家們也經常到這兒來,找尋他們需要的材料。這是遠東最具規模的昆蟲標本館。

邱瑞珍說,她將廿多年的光陰拋諸在昆虫的身上,至今仍不覺厭倦,她告訴記者,從娃娃時代起,她就喜歡到草叢裡去捉蟋蟀,到牆角邊看螞蟻搬家,所以進入大學後,她選擇了植物病虫害系。

邱瑞珍在民國四十八年時,發現台灣的「非洲大蝸牛」給予農作物的破壞太大,農民們使用各種方法,卻沒有消滅這種軟體動物,邱瑞珍看到這種情形,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整日埋首在研究室內,最後她終於在美國夏威夷引進一批「玫瑰蝸牛」,因為後者的食物就是「非洲大蝸牛」,邱瑞珍抓住這個「天敵」的原理,放出大批的「玫瑰蝸牛」,到現在,台灣的農村,已很少再見到那些損害農物的大蝸牛了。也因而邱瑞珍成了農民們最受歡迎的朋友。

由於邱瑞珍對於昆蟲的生活習性瞭如指掌,而且終日不休的努力研究,所以今年年初,美國農業部又特別邀請邱瑞珍搜集台灣的寄生蜂,這批小如半個指甲的寄生蜂,在短期內將要輸送美國,協助美國的農民們,撲殺為害甚大的蚜蟲。

最新文章

經過三天透不過氣的聯考壓力後,數千名考生三日晚在中華體育場內,藉著由「正良風格創...

考完大考怎麼嗨? 1988年與偶像一起慶祝的聯考生之夜

2023-03-29
慶祝青年節自行車比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5/03/27 陳維在攝影)

68年前青年節不一樣!舉辦各項競賽、看電影還享半票

2023-03-29
街景,車上裝有小電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2/13 本報記者攝影)

4月起北北基計程車調漲 回憶搭車緊盯跳表的時光

2023-03-29
南投縣傳統民俗療法圓通協會推廣彭昭揚傳授的圓通指印,宣稱能練成養生氣功。圖/聯合...

自封教主娶妻13人 「最強神棍」彭昭揚

2023-03-28
泰源國小棒球隊三兄弟,張正男、張進德、張育成〈由左至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

當年的台東小將張育成 經典賽轟出台灣棒球價值

2023-03-28
台北市南港路二段圓環陸橋限高四點三公尺,橋樑被一輛超高的貨櫃車撞斷掉落,車毀人亡...

橋矮車高釀悲劇! 1990年貨櫃車撞斷人行陸橋

2023-03-27
泰國國王蒲美蓬陛下及王后詩麗吉陛下蒞華,蔣中正總統暨夫人率領文武百官親往機場歡迎...

史上第一個訪華的泰皇!1963年泰國國王蒲美蓬訪台四日

2023-03-27
女作家三毛(原名陳平),上午搭機赴西班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3...

70年代旅非作家「三毛」 為愛浪跡撒哈拉沙漠

2023-03-27
第二十一屆全省運動會在屏東縣立體育場舉行,圖為體育場外的人力車。圖/聯合報系資料...

60年代最流行的標語:人人保密人人防諜

2023-03-27
國防部高等審判庭,四日首次開庭審理劉宜良命案,圖為會外維安情景。圖/聯合報系資料...

一名作家之死!牽扯中美複雜關係|1984年江南案

2023-03-25
榮獲第十七屆世運十項運動亞軍的中華民國選手楊傳廣,十五日上午搭機返國,楊傳廣(右...

勇奪臺灣第一面奧運獎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

2023-03-25
台北圓山動物園內雄性大狒狒趁人不備時逃出鐵籠,在中山北路和兒童樂園內呼吸了一個多...

狒狒脫逃不是第一次! 1967年動物園狒狒趁隙開溜、兒童樂園逛大街

2023-03-24
湛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1/10/24 本報記者攝影)

23歲新星一夕之間香消玉殞 湛蓉命案成千古謎團

2023-03-23
六福村猴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2005/02/05 趙文彬攝影
)

騎彩面狒狒腳踏車看猴子!六福村的靈長類動物來自ㄅㄆㄇ猴園

2023-03-23
江子翠分屍案凶宅外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8/01/28 段雲生攝影)

致命求職陷阱!台灣犯罪史四大命案之一|1977年江子翠分屍命案

2023-03-22
台北市體育季開幕,由台北市長許水德主持。道路溜冰馬拉松賽,在市長鳴槍後,成群結隊...

與你同行!1988年道路溜冰馬拉松賽的珍貴留影

2023-03-21
一九八八國際佳樂小姐決選彩排,十八歲斐濟小姐美蓮〈中〉體重六十八公斤,是最重的參...

各國審美大不同! 環「肥」燕「瘦」各顯其美|佳樂小姐選拔賽

2023-03-21
為了刺激民眾消費振興經濟,政府發放三千六百元消費券紅包,昨天下午起,許多民眾利用...

普發6000來了!回顧14年前的振興消費券 當年你怎麼花?

2023-03-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