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漢67歲癌逝 戰後出生的政治學者裡首位中研院士
任職台大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的朱雲漢,在2023年元宵節傳出直腸癌離世,消息一出引起政壇各界關注,現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蔡詩萍也臉書感慨,一顆學術研究的耀眼星星殞落。
朱雲漢於1977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1979年獲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他的專長在研究東亞政治經濟、國際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民主化等議題,任職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在校開設「中國大陸政經社變遷」、「國際政治經濟學」、「東亞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科學方法論」、「比較政府與政治」等課程,不只是培育政治學術人才的導師,在2012年7月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戰後台灣出生的政治學者當中首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是1949年以來政治學門的第二位院士。
過去,朱雲漢參與各大講座、接受報導訪談,對台灣民主與社會化、甚至兩岸關係提出專業的論述,是政治學術界不可多得的重要學者。
從數字看選舉只關心日常生活?
1989-11-27/聯合晚報/05版/選舉話題
【朱雲漢/台大政治系教授】
根據最近、過去,各替學術團體、傳播媒體或民意調查機構所作的調查,都不難發現,多數(60%~70%)的選民日常生活中最關心,還是切身的問題。相對地,選民對高層次的政治社群改革、兩黨抗爭,甚至選舉話題,其關切程度則遠遠低於切身問題。
選民真正關心的日常議題包括了治安,交通事業,家庭、個人所得、個人健康或住家環境的問題。至於政治結構層面的問題,諸如:國會改革、統獨議題、兩岸關係或國防外交、選民不易瞭解,也無暇關心,除非國家社會遭到重大事件的衝擊。說起來,大部份人都是只關心周遭瑣碎事務的選民。
選民關切日常生活,是相當自然的結果。因為,如果我們將社會日常生活與抽象政治層次嚴格區分時,日常生活對選民的影響,一定大於政治層面問題的影響。畢竟,與個人心緒息息相關的,總是柴米油鹽的瑣事。但是,若從社會系統的內外環境來評估,內外環境衝擊對社會人的影響是可以等量齊觀的。更具體說,政治機器,就像操縱民眾日常生活背後的雙手,其對選民生活的影響是間接地,漸進地。
也因此,政治結構層面的問題,當然是現代公民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因為,這些議題具備了「牽一髮動全身」的份量。例如:台獨問題與中共犯台意圖;理論上來看,此一潛在危機可以透過辯論來澄清觀點。而就現實層面來看,此一議題是否能夠被驗證呢?驗證的結果是不又將回應到大眾的生活中呢?
此外,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國內股市連續重挫,也是相當明顯的例證。股價漲跌是股友日常生活相當關心的結果,但漲跌現象僅僅是果而非因。因為,股價正是某些特定議題或政策影響的結果。
儘管民眾很難感受到政治變化對日常生活具有的侵蝕性。但是,排除了此一前提條件或參考架構,則民眾關切的自身問題,也將不復存在了。
最新文章
-
「勁報」創刊風光一時 不到三年虧損高達十六億走入歷史
2025-08-21 -
2010年吳寶春勇奪世界麵包比賽個人賽冠軍 贏得全球第一面「麵包大師」金牌
2025-08-20 -
火舌中護送旅客! 1980年華航空姐「王文驊」獲得國際英雄獎
2025-08-19 -
昔日賽車手變手搖飲大亨!「廖老大」曾席捲全台 500 家加盟店
2025-08-15 -
台北昔日推「敬老公車」 為長者量身打造卻兩度上路兩度停駛
2025-08-14 -
雷雨中客機墜毀山坡竹林 1970年華航206班機空難
2025-08-13 -
台北動物園首起動物傷人致命案!大象馬蘭意外擠死飼養員
2025-08-13 -
一萬一千呎高空的愛 1967年的「空中婚禮」
2025-08-11 -
四大怪颱之一!1986年韋恩颱風首度從中部登陸 釀成嚴重災情
2025-08-11 -
曾經的「研發六騎士」轉投對手三星!台積電與前大將梁孟松的愛恨情仇
2025-08-08 -
12歲大學畢業!旅美數學神童羅傑1982年轟動台灣
2025-08-08 -
八八風災16年了!回顧「佳暮四英雄」救全村135人感動全台
2025-08-08 -
新加坡建國60周年!當年「被迫」獨立意外造就經濟奇蹟
2025-08-07 -
1999年野狗夜襲壽山動物園 紅頸袋鼠遭咬死4隻全軍覆沒
2025-08-07 -
中職史上最強「DH」羅敏卿 2000年7戰6轟助統一獅下奪隊史第四冠
2025-08-06 -
曾是八斗子工程的一部分「碧砂漁港」轉型觀光漁港的30年故事
2025-08-06 -
紅景天大量招募加盟主後惡性倒閉!詐騙主嫌吸金數億元
2025-08-05 -
花蓮秘境林田山曾是台灣第四大林場 全盛時期連小學都有成特色伐木基地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