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成功嶺!曾是男大生共同回憶|台中成功嶺寒訓
「國旗在飛揚,聲威浩壯,我們在成功嶺上,鐵的紀律使我們鍛鍊成鋼,愛的教育給我們心靈滋養…」這首《成功嶺上》是台灣四、五、六年級大學男生都能朗朗上口的軍歌,因為在此裡接受2個月的軍事訓練,是他們的共同回憶。
從1959年開始,到1999年2月6日,在此期間每年剛考上大學的大專男生,放榜後、學校開學前全都得到台中成功嶺接受為期8-14周(每一個階段時間不相同)的軍事訓練後,才能學校報到,因此當年國內各大學的大一新生都是十月才開學,40年來共有133萬人在此結訓。
在全世界的國家中,像台灣剛考上大學就得進行大專兵訓練,更是絕無僅有的特例,這些十七、八歲的大男孩,才剛考完大學就得入伍接受軍事訓練,除了打乖乖針、穿黃埔大內褲、行軍、打靶與洗戰鬥澡之外,對於首度離家過團體生活的這些大專男生而言,更是人生一大考驗。
成功嶺大專集訓班施行數十年以來,各種軍中趣聞、怪談及鬼故事更讓成功嶺的生活增添謎樣性,因此也吸引不少軍教片如《報告班長》以此為取材背景,讓曾上過成功嶺的男人可以懷念過往,還沒有上過成功嶺的男孩,可以事先預習與感受未來在此受訓的生活。
除了傳說的各種軼事外,每天晚上由政戰女教官以溫柔而甜美聲音廣播,鼓勵這些初次離家受訓的大專生寶寶們勇於接受明日的各種挑戰,並在《今宵多珍重》(後來改為費玉清的《晚安曲》)放送中入睡,更讓人懷念不已。
然而,為因應國軍精實案,成功嶺在1999年2月7日送走後後一批大專生後,回歸單純的軍事訓練任務,讓成功嶺大專集訓劃上句點,正走入歷史,成為當年眾多男大生記憶中的一頁。
別了,成功嶺40寒暑 召訓逾133萬大專生
小人物離情濃 歐冬亮、黃玉協母女 堅守理髮、縫紉部 40年如一日
1999-02-08/聯合報/05版/話題
【本報記者林重鎣】
本報記者林重鎣
最後一批結訓的大專學生昨天離開成功嶺返鄉,大專集訓班正式走入歷史。四十年來,成功嶺大專集訓班總共召訓一百三十三萬多的大專學生,是國內軍事教育史上相當讓人懷念的盛事。
大專學生到成功嶺集訓,有它特殊的時空背景。民國四十八年,故總統蔣公為了推動允文允武的革命青年理念,成立大專學生集訓班,規定大專高年級的學生到成功嶺受訓十三周,如果未能結訓,即無法出國留學,也不能考預備軍官。
早期大專學生只在暑假集訓,後來因為學生多,改成暑訓及寒訓每年兩梯次,同時由十三周陸續減為八周、六周,以至現在的四周,集訓的年級也改由一年級新生為主。
大專集訓班學生都是通過聯考窄門的大專新生,素質相當高,再加上政府各級首長對這一訓練相當重視,經常在集訓期間到成功嶺訪視,贈送加菜金,使得成功嶺成為海內外最為知名的軍事訓練基地。
集訓期間的假日,左胸口配有大專集訓班黃色名牌的學生群湧入台中和彰化街頭,不但成為特殊的街景,也為當地帶來不少商機。
每年的大專集訓班,學生們總是有說不完的笑話。台北市長馬英九這次到成功嶺慰問時,就說了一些當年的「嶺上笑話」。他說,第一次放假到台中市,放假前教育班長一再提示,見到軍人、軍車要敬禮,因學生是學員,軍階最低,結果有學生看到郵差也敬禮,看到軍車,不但敬禮還大喊「軍車好」。
在成功嶺上為大專集訓學生服務的非軍職人員中,也有不少讓人津津樂道的小人物。在理髮部工作了四十年的歐冬亮,有永遠不退伍的「指揮官」外號,他曾替三十五萬人次的大專學生理髮過;縫紉部的黃玉協、倪淑如母女是成功嶺縫紉部「開國元老」,黃玉協的先生倪華,也在成功嶺服役,可以稱得上是成功嶺世家。
成功嶺的懇親會,是集訓班的重頭戲。受訓學生們不但期盼在這一天見到父母、親友,學生的父母們也把參加「成功嶺墾親會」,視其為「有子成龍」榮譽的表徵。只要有成功嶺墾親會,成功嶺週邊即湧入成千上萬的大小車輛,使得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幾乎是完全堵死。
最新文章
-
橋矮車高釀悲劇! 1990年貨櫃車撞斷人行陸橋
2023-03-27 -
史上第一個訪華的帝王!1963年泰國國王蒲美蓬訪台四日
2023-03-27 -
70年代旅非作家「三毛」 為愛浪跡撒哈拉沙漠
2023-03-27 -
60年代最流行的標語:人人保密人人防諜
2023-03-27 -
一名作家之死!牽扯中美複雜關係|1984年江南案
2023-03-25 -
勇奪臺灣第一面奧運獎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
2023-03-25 -
狒狒脫逃不是第一次! 1967年動物園狒狒趁隙開溜、兒童樂園逛大街
2023-03-24 -
23歲新星一夕之間香消玉殞 湛蓉命案成千古謎團
2023-03-23 -
騎彩面狒狒腳踏車看猴子!六福村的靈長類動物來自ㄅㄆㄇ猴園
2023-03-23 -
致命求職陷阱!台灣犯罪史四大命案之一|1977年江子翠分屍命案
2023-03-22 -
與你同行!1988年道路溜冰馬拉松賽的珍貴留影
2023-03-21 -
各國審美大不同! 環「肥」燕「瘦」各顯其美|佳樂小姐選拔賽
2023-03-21 -
普發6000來了!回顧14年前的振興消費券 當年你怎麼花?
2023-03-21 -
台北歷史上最嚴重的水災 1963年葛樂禮颱風來襲
2023-03-20 -
SARS封院拍成國片《疫起》 回顧20年前的抗疫英雄
2023-03-20 -
年記故事:空曠的台北街頭 1965年嚴陣以待的防空演習
2023-03-20 -
五人陳屍旅社 全是一刀斃命!1988年基隆五福旅社命案
2023-03-17 -
台灣棒球風雲! 第一支民營機構組成的棒球隊|可口奶滋棒球隊
2023-03-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