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斜坡致命!梨泰院踩踏意外重演1993年香港蘭桂坊跨年慘劇
【相關新聞】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傷亡破百 臺灣在這一年實施「管制新招」防意外
1993年1月1日凌晨零時,香港中環蘭桂坊在慶祝新年來臨時,突然發生數十年來香港從未有過的大悲劇,當時約有一萬五千餘人今晨擠滿在蘭桂坊,歡呼吶喊擁抱開香檳慶祝迎接新年時,在一條斜坡路上發生人潮擁擠踐踏,有20人不幸被踩死,80餘人受傷。
2022年韓國首爾梨泰院同樣也是斜坡地形,悲劇再次發生。我們從歷史中得到教訓了嗎?
香港新年狂歡 20 人被踩死
午夜過後群眾在一條斜坡街上慶祝,許多人被推擠倒地,慘劇於焉發生...
1993-01-01/聯合晚報/01版/要聞
【本報綜合一日外電報導】
大約15000名在香港的中外人士,除夕夜擠入香港中區蘭桂坊一帶酒吧狂歡,迎接1993年新年,不料樂極生悲,在一條斜坡路上發生人潮擁擠踐踏,有20人不幸被踩死,80餘人受傷。
香港警方發言人說,死傷者多為參加舞會的20來歲年輕人,死者有7女13男,其中華人17名,另有兩名西方青年和一名曰本男子。據傳死者中有一人是香港警長的兒子。
目擊者指出,午夜過後不久,參加舞會的人潮從蘭桂坊衝出陡斜的德己立街,但街道因有人噴酒啤酒和彩色泡沫而滑溜不堪,同時德己立街也有人群衝上蘭桂坊,兩方人馬衝撞下有數十人被推跌在地,被後面不知情的人潮蜂擁而上踩在腳下。
當時該區雖有150名警察維持秩序,一時也束手無策,數分鐘後才擠到受害者身旁施救。
蘭桂坊又稱「紅娘巷」,距中環僅百公尺,是香港最時髦的夜生活區,酒吧和餐廳林立,發生事故的德己立街只有短短兩百公尺長。
在蘭桂坊開酒吧的美國人安德森親眼目睹在他門口發生的慘劇,他說:「午夜時大家放開喉嚨慶祝新年,和擁擠時的嘈雜聲沒什麼差別。」由於許多人被擠到窗邊,他開門讓一些人躲入,其中包括帶著孩子的家庭和年輕女孩。
安德森說:「沒過幾分鐘,街上就已屍體橫陳。」
據官員指出,這次事件純粹出於人多路滑,並無打架或暴力情事。現場人士說,他們根本動彈不得,更無處可逃,「就像陷身活地獄般」。
人潮散去後,只見現場到處是散落的衣物和鞋子,以及彩紙、彩色泡沫、破酒瓶、鋁罐等。(後略)
香港元旦慘劇 證實廿人被踩死
慶祝新年 蘭桂坊酒吧內客人衝上街頭肇禍 斜坡道人群滑倒 最多時二、三百人互相疊著
1993-01-02/聯合報/01版/要聞
【記者李禾德╱香港現場報導】
剛踏入九三年元旦凌晨,香港發生有史以來最大的公眾意外慘劇,在中環蘭桂坊的「人踩人」事件中,證實有二十名青年人死亡,七十一人受傷;三名因傷勢嚴重仍在急救外,還有十二名傷者留醫中。
據警方說,喪生的廿人中,多半為華人,十三人為男性,七人為女性,其中多數是十多歲的青少年和二十多歲的青年;另有一名廿七歲的日本人,一名十八歲的加拿大人和一名十五歲的英國人。
據了解,他們致死的原因都是在忘形的人群中「被人踩死」。
蘭桂坊是一處華洋雜處之地,酒吧林立,多為外國人及雅痞消閒之處,近年來每逢節日或蘭桂坊節,都吸引大批青年人前來,如去年的萬聖節,就擠滿各種帶鬼臉面具的各國人士。
慘劇發生前,約有接近二萬名群眾擠湧在蘭桂坊窄小的斜坡街頭,警方根據過去經驗,加派比平常多出一百二十名警員到現場維持秩序。慘劇就在警察面前發生。
警方稱,在子夜時分前,人潮洶湧,但往來還是暢通。
離子夜只剩十秒,在蘭桂坊的青年,人人手持裝飾噴膠、啤酒、縐紙等物品,興奮地等待九三年來臨的一刻。但就在倒數至「零」時,「澎」一聲,蘭桂坊上空飄下了慶祝的氣球,人們互相祝賀,將噴膠向四周發射,灑縐紙,飲啤酒,甚至更互淋啤酒;亦有在窄窄的空間中跳舞,在沒有理會旁人下你推我撞,大聲歡呼高叫。
就在此時,不少在蘭桂坊酒吧內的客人(斜坡上部分),為了與街外人群一同慶祝歡呼,亦蜂擁到街外,忘形地朝前推擠。
由於噴膠著地後導致路面濕滑,加上啤酒灑在地上,身處德己立街及蘭桂坊交界的人群中,有人不慎滑倒,由於當地是斜坡,滑倒情況一發不可收拾,警方相信最多時有二至三百人互相疊著。
人群中有人大叫救命,由於事發在人潮中間,警方聞訊卻不易趕往現場協助,加上他們當時未有擴音器,很難引導人潮疏散,群眾在恐慌下更互相踐踏。雖然近在咫尺,警方排除困難,在五分鐘後才到達事發之處。(後略)
最新文章
-
成德國小女童姦殺案懸宕21年 DNA比對逮2匹狼破案
2025-04-27 -
75歲校長蔣夢麟不顧反對娶小22歲校花 卻婚姻短命最終抑鬱而亡
2025-04-26 -
台灣傳奇球隊!飛駝籃球隊隸屬國軍培育無數國手
2025-04-26 -
亞青國手變身傳奇教練!鐵血教頭黃萬隆一手打造「綠色神盾」
2025-04-24 -
人數被誇大的反共殉難故事!4月24日太原五百完人成仁紀念日
2025-04-24 -
曾是當家主播因「削凱子事件」黯然離開 薛楷莉轉行護理師
2025-04-23 -
2025世界地球日回顧:台灣曾大力推廣保麗龍?那些年「環境殺手」被視為肝病剋星
2025-04-22 -
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 當年教宗選舉歷經五輪投票「冒白煙」
2025-04-21 -
鍵盤會殺人! 10年前楊又穎輕生引發「網路霸凌」討論
2025-04-21 -
呂秀蓮「嘿嘿嘿事件」轟動政壇 蕭美琴與陳水扁傳緋聞意外聲名大噪
2025-04-21 -
強制拆遷!因興建疏洪道而廢村|1984年五股洲後村
2025-04-20 -
民進黨發起「419遊行」主張總統直選 台北車站附近交通癱瘓
2025-04-19 -
【冷知識】孤兒要跟誰姓?父親是蔣中正、母親是宋美齡...?
2025-04-18 -
母豬生出「象鼻怪胎」!離奇案例縣府還做成標本
2025-04-18 -
快樂頌KTV大火釀13死 起火原因竟是少年火大這件事!
2025-04-17 -
挑戰NBA、大戰林志傑成經典 「少俠」田壘2021年宣布退役
2025-04-16 -
台灣教育史最大弊案「景文案」 檢察官烏龍逾期上訴20多名被告無罪
2025-04-16 -
捨身救民!詹炳立遭槍擊殉職 「器官捐贈」寫下大愛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