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台鐵觀光號 知名音樂家馬思聰的車廂交響曲

2022-10-13 14:46 報時光

旅美音樂家馬思聰教授夫婦,一日返台抵達台南後搭乘觀光號列車,受到大批民眾包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8/04/01 龍啟文攝影)
旅美音樂家馬思聰教授夫婦,一日返台抵達台南後搭乘觀光號列車,受到大批民眾包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8/04/01 龍啟文攝影)

台鐵「觀光號」是第一個有裝設冷氣的高級鐵路車輛,有隨車服務員提供各種服務,是當時票價最昂貴的車種。儘管如此,因為有舒適的環境,仍是民眾長途旅遊、接待重要人士往返各地的首選。

1968年,享譽國際樂壇的知名音樂家馬思聰,在多年盼望下來到他嚮往的地方─台灣,各界人士熱烈歡迎他的到來,在開往台北的「觀光號」列車上,分享著當年的音樂之路與心路歷程,一起來看看當年的報導!

旅美音樂家馬思聰教授夫婦,一日返台抵達台南後搭乘觀光號列車,受到大批民眾包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8/04/01 龍啟文攝影)
旅美音樂家馬思聰教授夫婦,一日返台抵達台南後搭乘觀光號列車,受到大批民眾包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8/04/01 龍啟文攝影)

音樂家故事音樂的史詩 馬思聰‧車廂交響曲

台南至台北 一路談琴一路談心 有幸有不幸‧熬過黑夜看到黎明

1968-04-02/聯合報/03版/

【本報記者╱韋蜀遊、趙慕嵩】昨天,在高雄開往台北的第二次觀光號快車上,馬思聰教授接受了本報記者的訪問。

馬教授和他的夫人坐在第三車十三、十五兩個位子上。馬教授望著車窗外的田野、農舍和薄薄的陽光,他首先和記者談起了二十二年前的事。

舊夢.前塵

二十二年前的那一天,馬思聰和他的夫人王慕理女士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演奏會,其中有一首就是「史詩交響樂」,馬思聰現在把這段回憶放在他與記者談話的前段,那是因為他在兩鬢已經斑白後的今天,又來到了台灣,回到他嚮往的地方。

民國卅五年的八月間,馬思聰和王慕理女士來台,他們除了在台北舉行過演奏會,並且還在台北住了半年的光景。

「讓我想想,」馬思聰托著額角,稍加思索,他想起來了:「我們住在樺山町,對,就是那個地方,」他念念不忘那個環境:「現在是不是已經改變了?」

早年的樺山町,如今已是馬路寬闊,房舍密聚的地方。馬思聰說:「我想抽個空去那邊玩玩。」

馬思聰說:「我已經看出來眼前的情景和過去的一切,是大不相同了。」他告訴記者:從台南機場進入市區的公路上,他看到了台南的繁華夜景,更看到了熙來攘往的人群,他笑笑說:「也可能在那些人群中,就有我的朋友。

他很懷念當年的友人,他說他是中山大學和中央大學的校友,所以他相信在這兒的朋友一定很多。他認為:和老朋友在一塊促膝談心,是人生一大樂事。

服務小姐拿來一疊毛巾,分送給每位旅客,馬思聰用毛巾擦著雙手,他就把話題轉到這塊毛巾上:「那年我來台灣時,火車上根本沒有這種服務,而且也沒有這麼舒適的車廂。」他仰起眼睛,望著車頂,又回顧身旁的太太,他一邊點頭,一邊笑了。

琴韻.心聲

音樂與馬思聰是分不開的,我們就來談一點旋律中的故事,馬思聰說,他與音樂是從四歲那年開始建立感情,這份感情是由他哥哥送給他的一隻小提琴作的媒介,從此,他在弓與弦之間付出了自己的智慧與時光,他說:「我迷於這種聲音。」其實,馬思聰不但愛小提琴,還愛彈廣東家鄉的月琴,還愛吹口琴,還愛彈風琴,他哈哈一笑:「只要是『琴』,我就喜歡!」

也許,在馬思聰的身體內,有著一層對小提琴特別偏愛的細胞,這是大家給他的一句形容,馬教授對這句話很樂。

馬思聰是一位樂觀,但也很沉默的人,他的朋友說,他是一個老實人」,除此,馬教授還是一位不拘細節,不好修飾的人,昨天,他仍然穿著那套寬領的舊式西服,頸間繫著一條深灰領帶,腦豎著一撮頭髮。「外型」那麼樸實,他是一位受全世界公認的「重要音樂家」。

看著馬思聰的說話神態,看著他那沒有梳整的頭髮,就好像讓人看見了他指揮交響樂團演奏時的姿勢和表情,他的一切都已灌進了音樂中的每個音節。

靈感.人情

有人說,寫一首樂曲或是寫一篇文章,需要的在靈感到來時候才能落筆。馬思聰教授不贊成這種說法,但他含蓄的解釋:「最起碼的,在我的經驗中沒有接受過靈感。」

馬教授說,如果你想寫,而又願意提起筆來,你就可以寫得出文章來。如果你不想寫,那麼所謂的「靈感」也就不來了。

馬教授指著窗外,觀光號正經過一片平原,他的「靈感」來了:「假如我們肯用心,也許我們從那些草、木、河流中得到寫作的材料,很可能,一首很好的樂曲就因此而產生了。」

他舉了一個例子:一九五三年的時候,有一個在天津的陌生朋友寄給他一些民歌,這位陌生人並且自我介紹說,他在小時候作過牧童,現在卻成了一個醫師。馬思聰收到這些材料,組成一曲,那就是「山林之歌」。

逃離大陸到達美國之後,馬思聰見到當年中央大學的一個學生,這個學生有個兒子,五歲的時候就能拉得一手很好的大提琴,馬思聰看見了學生,又見學生的兒子,於是「靈感」又來了,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首「大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將在不久公開演奏。

生活.家庭

早晨,是馬思聰的寫作時間,他喜愛在清新的早晨,伏案作曲,但他卻經常從早寫到晚,有時為了一個節奏而忘了與妻兒們共桌進餐。他說,他的太太不管他,也不願去干擾他,但他「不敢」否認:「我有個好太太!」

在美國住了一年兩個月的馬教授,對於美國的生活還是不太習慣,他說,他們太忙碌了。馬教授說,他覺得這兒的環境是個適宜寫作的地方,他針劃在一段時日之後,要來台灣長住,除了為了寫作,也為了要和這兒的鄉親好友久聚。

觀光號的列車長為款待馬思聰夫婦,特別在餐車上以豐盛的西餐招待他們。馬思聰拿起刀叉,談到他的味口:「我對於菜餚沒有挑選,什麼菜都愛吃!」但他好似有點急忙的補上一句:「我最愛吃的菜還是太太作的。」

馬太太在旁邊笑了,笑聲中,我們問到他倆結為夫婦的那一段,馬教授閉唇不答,馬太太說了:「他是我的老師」。他們是在鋼琴與小提琴的牽引下,在民國廿一年步進了結婚禮堂,這兩個「琴」給他們組成了一個和諧美滿的音樂家庭。

馬思聰雖然是一個沉默的人,可是他並不把自己拘束起來,他懂得用調和的生活來發展他的音樂生命,他愛國畫,愛登山,更愛游泳,提起游泳,馬教授的興趣倍增:「我可以游幾千公尺,我游的是蛙式。」

黑夜.黎明

說馬教授「沉默」,似不沉默,我們一直在談,談得很多,也很愉快。當你要說話時,他會靜靜的用心去聽,等你說完了,還要再停一會,他才表達自己的意見。

快到桃園站的時候,馬教授把朋友們送給他的花環又套上了頸間也為太太套上一串,本報記者為他拍照,車上的旅客也攏上來拍照,馬思聰說,在美國經常有記者到他家中訪問,只要他有空閑,他從不拒絕,他說:他很願意和新聞記者作朋友,他也不拒絕任何人給予他的友情。

觀光號上的服務小姐通知旅客準備下車,台北快到了,我們抓住這剩下的幾分鐘,請馬教授介紹他的兒女,他說,他的女兒馬瑞雪已經完成了一部三十萬字的書:「黎明之前」。

馬瑞雪在接受美國生活雜誌記者訪問時說,她的家中養了一隻貓,當紅衛兵在一個深夜來到馬家的時候,那隻溫馴的貓也嚇得上了樹,整夜不敢下來。

這是黎明前的一段情況,這個情況逼著馬太太帶著她的女兒非逃不可,天亮了,馬瑞雪跟著媽媽開始了逃亡。那時,馬思聰還被關在「中央音樂院」受迫害。

記不清度過了多少個黑夜,看見了多少個黎明?馬教授與妻兒終見到屬於自己的永久光明。觀光號已經進站,馬教授透過車窗,看見了那層層的歡迎人潮。

他又有了一個新「構想」,或是說:馬教授的「靈感」又來了。

 【推薦閱讀】
 充滿故事的老車站 2002年高雄舊站搬家 保存歷史與回憶
 最美的風景是人!60年代鐵路局隨車服務小姐

最新文章

全省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車城福安宮,昨天熱鬧慶祝土地公生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全台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縣車城福安宮

2025-03-15
黃兆能出殯路線經過苗栗縣議長陳添松住處前,由八家將跳陣招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苗栗前議長捲入命案 綁匪竟死在議長家中 離奇案件至今疑點重重

2025-03-14
東京著衣七年級生創辦人夫婦董事長鄭景太(右)品牌總監周品均對談。圖/聯合報系資料...

攜手10年拼出20億 「東京著衣」創辦人卻從神仙眷侶走向對立拆夥

2025-03-14
圓山隧道交通堵塞問題嚴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0/14  洪克紀攝影...

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2025-03-13
衛生署宣布新藥「威而鋼」獲准在台上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12/31 ...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2025-03-13
吃吃樂,惡魔島餐廳把牢獄陳設搬到餐廳顧客在一間間牢籠內用餐挺新鮮的。 圖/聯合報...

牢飯也能飄香!藝人吳宗憲開設的「惡魔島」餐廳曾有多家分店

2025-03-13
來源:聯合報-A3 焦點(2012/04/19)

台灣之光陳偉殷正式退役!首位日職轉戰大聯盟球員結束20年傳奇生涯

2025-03-12
楊振寧(右)與夫人翁帆(左)昨晚飛抵台灣後,直接到飯店休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前諾貝爾獎得主82歲娶28歲小嬌妻 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

2025-03-12
來源:聯合報-A14 社會(2007/12/28)

2007年台北車站驚傳憾事 北一女實習老師女廁內上吊身亡

2025-03-12
19公尺高的千里眼大將軍雕像,是安南區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新地標。圖/聯合報系資料...

全台最大千里眼與順風耳!19公尺高矗立台南鹿耳門聖母廟

2025-03-12
未成年少年利用香菸自助販賣機,未經認證便可輕鬆取得香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

80年代購菸方式有這種! 當年「香菸」販賣機的身影

2025-03-11
台北市逸仙公園,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西靠台北車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

孫中山逝世百年 曾吃過的高級料亭「梅屋敷」成赴台唯一紀念遺址

2025-03-11
羅福助(左)與羅明才(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1/09  吳景騰攝...

籌組天道盟當上立委? 「大貓」羅福助遭通緝傳已逃往中國

2025-03-11
在部隊服役的士兵林金斌今年三月逾假未歸,前天被環島旅行的大學生楊元慶發現陳屍於雲...

【讀者投稿】在地人也不知道的神祕學校!雲林「益新工商」荒廢多年 樓梯間曾驚見男屍

2025-03-11
石碇雙浮屍命案現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8/20 本報記者攝影)

1999年石碇籠屍命案 父女屍體緊抱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2025-03-10
汐止鎮長廖學廣,昨天向士林分檢署遞狀,聲請主任檢察官王安明迴避。圖/聯合報系資料...

廖學廣自創「鎮長稅」惹議!向建商徵收2.4億最終官司纏身

2025-03-10
「台大五姬」的「資工彌」余涵彌(左起)、「農推蔓」翁滋蔓、「國企匡」陳匡怡。

PTT網友捧出「台大五姬」、「台大十三妹」 現今有的人進入演藝圈 有的人踏入學術研究

2025-03-09
以「18歲賺到1億」一書聲名大噪的魏曜笙,因公司法等案件入獄服刑,他另違反銀行法...

「18歲賺到1億」作者魏曜笙行騙詐財!掏空公司、假投資吸金無極限

2025-03-07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