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科學家周芷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疑被男同事收割成果

2024-05-05 05:22 新聞時光機/記者馮士齡

我國旅美生物學家周芷,1994年返台演講留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國旅美生物學家周芷,1994年返台演講留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每年10月諾貝爾獎名單公布,風光背後,有爭議也有遺珠之憾,本篇文章,帶你看1993年,與台灣擦身而過的那座醫學獎憾恨始末。

1993年10月11日的晴朗午後,英國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資深研究員羅伯茲,被通知與美國科學家夏普同獲當年諾貝爾醫學獎,蜂擁而至的電視攝影機、歡慶的香檳泡沫瞬間淹沒實驗室中庭,人人眉飛色舞。

同一時間,美國醫界卻議論紛紛,因為首先發現「分離基因」(又稱RNA剪接、不連續基因)、改寫遺傳學的我國旅美分子生物學家周芷,淪為諾獎遺珠。

更多新聞時光機的故事,請見聯合報數位版

https://vip.udn.com/vip/cate/121155/122860?from=udntime

聯考榜首 周芷43歲發現分離基因

周芷1943年生於大陸,六歲移居台灣,在台北市新生南路古蹟茶館「紫藤蘆」長大,當年是學霸級的人物。

北一女,大學聯考三類組榜首,卻棄醫科選擇台大動物系就讀,周芷說,是因為特別喜歡生物學的關係。

不過,念了一年後,她發現農化系(今生化科技系)課程更有趣,隔年轉系,1965年以第一名畢業,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深造,拜在電子顯微鏡大師大衛森門下取得博士學位,專研細菌和噬菌體溶原菌基因結構。

年僅43歲的她,1977年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基因不連續性,被DNA之父華生(舊譯華森、華特森)讚為「他所見過最偉大的成就」,徹底改變生物醫學發展史,諾貝爾獎卻在16年後頒給了她的實驗室同事,彷彿她不存在。

崇高桂冠與台灣擦身而過的遺憾,一篇論文至為關鍵。當年聯合報系追蹤報導月餘,抽絲剝繭,直指其中諸多不合常理之處,引起國際回響。

1993.10.13民生報23版「獲獎論文 華裔科學家周芷領銜掛名」、「羅伯茲 擔心別人捷足先登」、「基因療法 今日不治之症的明日希望」。
1993.10.13民生報23版「獲獎論文 華裔科學家周芷領銜掛名」、「羅伯茲 擔心別人捷足先登」、「基因療法 今日不治之症的明日希望」。

獲獎論文第一作者淪遺珠 幾未曾見

要釐清當年「論文門」之謎,得先明白諾貝爾獎評審三大原則:

一、在共同參與者中,不論誰先發現,或誰的排名領銜或壓後,實驗室主持人或計畫領導人所得評價通常最高,也是最可能得獎的人。

二、一般來說,不頒給只是執行命令的技師或助手。

三、每年各獎項的得獎者,限最多三人,原則上不授予去世者。

例如,198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特曼及謝赫,在研究RNA(核糖核酸)酵素的最後關鍵時刻度假去了,真正發現者是他們的學生,但大獎還是頒給了計畫主持人。

周芷:只要看得懂這些論文,就可以知道分離基因是誰先發現並確定的。

但周芷的情況與此大不相同。1977年美國紐約冷泉港實驗室發表的獲獎論文共四名作者,周芷領銜掛名,其後是她的科學家夫婿布魯克與一名羅伯茲指導的學生,羅伯茲名列最末。

學術界慣例,論文第一作者必為該研究靈魂人物,而掛名「壓後」有時是研究領導者。然而,周芷與羅伯茲只是實驗室同事、以對等關係合作研究,並無主從或師生關係。

同一篇研究論文的共同參與者未得獎,是歷年諾貝爾得獎名單公布後,最常引發爭議的情況。但周芷不僅是論文主要執筆者,也是實驗計畫的原創設計者及自首至尾的執行人,類似她這樣以主要發現者而淪為遺珠,幾未曾見。

她專研電子顯微鏡 獎卻頒給門外漢

周芷是專研電子顯微鏡的生化學者,求學時就被電子顯微鏡權威大衛森,稱為其「一生中最優秀的合作者」,並非發現分離基因才一夕成名。當時全球能用電子顯微鏡觀察RNA的專家,不到十人,她與夏普師出同門,是其中佼佼者。

1975年,周芷到職冷泉港後,同事羅伯茲找她討論研究構想、提議兩個小組一起合作,不料合作一開始,周芷即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出羅伯茲的假設錯誤,此後,羅伯茲小組僅協助提供部分實驗材料,周芷則繼續觀察並提出自己的構想,整個實驗方向在她與夫婿布魯克主導下、朝周芷的假說進行研究。

1993.10.20民生報23版「周芷:謝謝國人支持,只想專心教書、研究」,圖中電子顯微鏡與當年發現分離基因的機型類似。
1993.10.20民生報23版「周芷:謝謝國人支持,只想專心教書、研究」,圖中電子顯微鏡與當年發現分離基因的機型類似。

布魯克:周芷有異於常人的勤奮和謙卑,每周在實驗室工作七天、八十小時,數十年如一日;專注觀察電子顯微鏡,可五小時不動。

電子顯微鏡研究極複雜繁瑣,樣本必須在真空中觀察、處理時可能會產生原本沒有的結構、觀察時可能會被電子束破壞,且觀察到的樣本都沒有顏色,判讀不易。

周芷運用她開發出的新技術,設計了獲獎的主要實驗。她不斷拍照,沖洗放大,研究圖片,用尺測量圖中各狀態的距離,對比、找尋、發現其相關性做分析,再蒐集材料製作樣本,繼續實驗…經無數次嘗試,最終獲致震驚世界的結論。

可以說,發現分離基因完全是應用電子顯微鏡的成果,而羅伯茲對此是徹底的門外漢。

羅伯茲刻意撰文 把周芷貶為操作員

1977年,夏普和周芷所屬的冷泉港實驗室分別進行實驗,以電子顯微鏡發現病毒的RNA較DNA少了一段遺傳密碼,改寫科學界對基因的認識,找出許多基因突變疾病的合理解釋,為遺傳疾病、癌症基因療法開啟大門。

1993.10.21民生報23版「看得懂分離基因論文 就知道發現屬誰」、「就是它!分離基因原貌」。
1993.10.21民生報23版「看得懂分離基因論文 就知道發現屬誰」、「就是它!分離基因原貌」。

從那天起,夏普是眾所周知、坐等領獎的諾貝爾必然得主,但評審委員會對冷泉港實驗室小組誰該得獎,一直舉棋不定。為什麼最終決定在1993年頒給羅伯茲?這與羅伯茲及實驗室主任華生的「共同努力」恐怕關係不小。

大衛森:周芷是個女人,一個安靜的亞洲女人,有時她們常因而被忽略了。

1990年,羅伯茲應華生要求,發表一篇近十五頁、美其名為「備忘錄」的自我推薦函,小心記錄與夏普的聯繫,以表明冷泉港小組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不同,並按日期說明分離基因發現過程,最後總結分論各成員貢獻,文中有意無意將周芷貶為電子顯微鏡操作技術員,暗示她只是照指令看顯微鏡,根本不知道看到的是什麼。

華生則大方承認,他將此文在那些極可能被諾貝爾獎委員會徵詢的科學家間廣為流傳,並附和如果頒獎給「負責技術操作」的周芷,夏普的研究員也該獲獎,「但這樣就超過了諾貝爾獎的三人上限」,不只貶低周芷在實驗中的領導角色,更刻意忽視她與羅伯茲是各自領導獨立的研究單位,並非夏普與研究員間的主從關係。

關鍵人物華生 也踩著女科學家獲獎

當年主導冷泉港實驗室諾貝爾獎提名的華生,是1962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被尊為「DNA之父」,然而,在其獲獎背後,也有一名令科學界為之不平的著名女性遺珠。

生物化學家羅莎琳.富蘭克林擅長拍攝X射線繞射圖,1953年她拍下的DNA結晶體X射線繞射圖,提供了解析DNA結構的重要線索,卻被同事威爾金斯在未經她同意下取得,並展示給華生看。

天資聰穎的華生,立刻看出關鍵之處,隨即與研究夥伴克里克發表論文,僅有短短兩頁、一張手繪DNA雙螺旋結構簡圖,引用包括威爾金斯在內的六篇文獻,獨漏富蘭克林那張被譽為「幾乎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張X射線照片」。

而威爾金斯則在同一本期刊上,發表另一篇文章,以X射線繞射圖支持華生的論點,也隻字未提富蘭克林的關鍵貢獻。這兩篇文章,成為華生、克里克、威爾金斯同獲諾貝爾獎的最主要依據。

1962.10.19聯合報4版「今年諾貝爾醫學獎 三科學家共同獲得」。
1962.10.19聯合報4版「今年諾貝爾醫學獎 三科學家共同獲得」。

富蘭克林則因性別歧視黯然離職,全然不知自己的實驗數據遭人「割韭菜」,1958年罹卵巢癌去世,年僅37歲,世人普遍認為是長期過度暴露在X射線下致病。

1968年,華生出版自傳,敘述發現DNA結構過程,歧視言論連發,尖酸批評富蘭克林常穿深色衣服、沒女人味,更貶低她的研究貢獻,說她即使拍出不錯的X射線照片,也沒有能力解出DNA結構。

看到這裡,再想想周芷,是否有種濃濃的既視感?

華生為人爭議甚多,即使其研究站穩20世紀分子生物學巔峰,仍讓學界難以容忍。他力挺基因遺傳檢驗,因為「愚蠢是一種疾病,該被治療」,還說「用基因工程把所有女人變美」是件很棒的事。也曾在專訪中說「黑人先天智商不如白人」,所以他「對非洲前景向來悲觀」,引起軒然大波,遭停職退休後走投無路,成為首名還在世就拍賣獎牌的諾貝爾獎得主,2019年重提「人種決定智商」,終至失去多年來累積的所有榮銜。

2019.1.14聯合晚報6版「諾獎得主稱黑人智商低 研究頭銜遭剝奪」。
2019.1.14聯合晚報6版「諾獎得主稱黑人智商低 研究頭銜遭剝奪」。

安靜的亞洲女子 淪諾獎黑幕犧牲者

1993年,諾貝爾獎得主公布後,羅伯茲對媒體侃侃而談,否認曾努力遊說或藉由踩低別人的貢獻而得獎,同時句句機鋒,暗示他得獎後的種種風波,全因周芷「想要得到最大的榮譽」。

他口中「好爭名利」的周芷,面對記者百般追問,只是再三表示遺憾,一心致力研究不願被打擾,近一個月後,才因波士頓環球報以頭版跨頁報導此事,打破沉默。

1993.11.7民生報23版「波士頓環球報 5日頭版頭題探討周芷事件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幕後風雲」。
1993.11.7民生報23版「波士頓環球報 5日頭版頭題探討周芷事件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幕後風雲」。

當年民生報越洋專訪內容,盡顯周芷溫文內斂本質。

例如,她同意華生是影響提名的關鍵人物,也說他「很清楚整個事件的原委」,但不願談論是否與華生在種族或性別上有歧見和爭議,因為「不適合發表在媒體上」。

她簡短澄清自己與丈夫未曾主動爭取任何獎項,對羅伯茲那長達十五頁的「備忘錄」未置一詞,僅表示「到底誰是真正發現分離基因的重要人物,應由學術界人士去判斷,我並不適合自己下評論。」

1993.12.10民生報23版「周芷應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中研院調查報告始末與見證者徐明達的看法」。
1993.12.10民生報23版「周芷應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中研院調查報告始末與見證者徐明達的看法」。

往事已不放心上 靜待史家揭開真相

周芷在201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並肩夏普。旅美五十載,她始終以拿著中華民國護照為榮,不願入籍美國,也被認為是當年錯失桂冠的可能原因之一。

周芷母親:她天生一副騾子脾氣,得罪了人卻不自知,也不知道去推銷她的研究成果。

對此,周芷在2014年獲選中研院士時,淡然表示諾貝爾獎往事「早就不放在心上」,雖然弟弟周渝(紫藤廬主人)在台灣替她大抱不平、引發廣大回響,中研院甚至專門做了調查報告,但她從未向別人提及此事。

周芷近年致力探索人類乳突病毒複製機制。這個被認為導致子宮頸癌的病毒,迄今無藥可用,她的研究,未來可能成為發現抗病毒藥物契機。

2004.10.05民生報11版「諾貝爾 萬綠叢中幾點紅?」。
2004.10.05民生報11版「諾貝爾 萬綠叢中幾點紅?」。

截至2021年,諾貝爾獎有849次授予男性,59次授予女性,其中和平獎與文學獎共占了40次,醫學獎12次、物理獎4次、經濟學獎2次。諾貝爾基金會表示,這是因為女性僅占歐美科學家的一成,「在東亞這個比例甚至更低」。

諾貝爾獎規定,頒獎五十年後且關係人都不在世,可解密當時評審過程。究竟是女性科學家不夠出色,還是因為性別而在男性主導的領域中不受垂青?

正如周芷當年說的:「只要原始資料留存,歷史會說明事實真相。」

最新文章

桃園縣新屋鄉葉春日派下後裔4000多人,上午群聚葉五美公祖塔,場面熱鬧。圖/聯合...

全台最大祭祖!新屋「葉五美公祠」近萬子孫齊聚

2025-04-03
興建中的林內焚化爐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8/1...

一場弊案閒置近20年...林內焚化爐成「蚊子焚化爐」力拚轉型

2025-04-01
五局下半La New林智勝擊出三分打點全壘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9...

征戰中職20多年創造無數經典 大師兄林智勝宣布引退

2025-03-31
寶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9/08  黃秀義攝影)

寶雅40年歷史!從台南生活百貨起家 靠美妝穩站零售市場

2025-03-29
慶祝青年節自行車比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5/03/27 陳維在攝影)

70年前青年節不一樣!舉辦各項競賽、看電影還享半票

2025-03-28
V air威航使用空中巴士A三二一客機飛航,全經濟艙共有一百九十四個座位,椅距前...

壽命不到兩年! 「威航」2016年停飛數月後母公司復興航空也解散

2025-03-27
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肯德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7/12/29 游輝弘攝影)

肯德基來台40年!首家店開在麥當勞旁 開啟速食業戰國時代

2025-03-27
台中縣新社鄉發現女屍被焚棄屍案,昨天警方在棄屍的水溝及附近山區進行大規模搜索。圖...

檳榔西施夜間赴約成惡夢 慘遭三毒蟲聯手摧殘後焚屍

2025-03-26
日本樂桃航空董事長井上慎一(中)昨天宣布,本月16日開闢桃園-大阪航線。樂桃航空...

日本櫻花季來了…日本第一家廉航「樂桃航空」10多年前機票超甜!

2025-03-26
來源:聯合報- 03 第三版(1979/06/30)

台灣也曾有「日光節約時間」 推行30多年為什麼取消?

2025-03-25
口蹄疫豬一車車被送來掩埋撲殺處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7/03/24 ...

1997年台灣爆發大規模口蹄疫 損失1700億 歷經24年終成非疫區

2025-03-25
雲林軍火庫老大林清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0/04/27黃國有攝影)

「幽冥教主」林清標縱橫江湖 電影《台西風雲》的原型人物就是他

2025-03-25
台北市警局迅雷小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8/16  林俊良攝影)

1983年「迅雷小組」成軍!精挑神槍手打造台北最速保安大隊

2025-03-25
圖為合歡山的雪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4/02/06 陳明輝攝影)

近三百人上山倖存者只有五分之一 台灣最嚴重的山難「野呂寧事件」

2025-03-24
參加電玩大賽「英雄聯盟」世界錦標賽獲得冠軍的台灣電玩隊伍「台北暗殺星」(TPA)...

被周杰倫買走!2012年奪冠、點燃台灣電競熱血的台北暗殺星

2025-03-24
來源:聯合報- A7 話題(2005/08/29)

女教師墜下后豐大橋 23年前命案留下「羅生門」

2025-03-23
吳神父腳底按摩創始人吳若石神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5/17 曾學仁...

台灣腳底按摩之父原來是外國人!「吳神父腳底按摩」遍布全台還紅到國外

2025-03-23
腳傷難行涉及多起命案及擄人勒贖、強盜案的槍擊要犯吳俊卿,昨日在台中梧棲鎮落網,他...

史上最年輕槍擊要犯 「番薯仔」吳俊卿合作前刑警犯下多起案件

2025-03-21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