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天花「猴痘」首見本土個案!回顧全民接種牛痘疫苗的時代

2023-03-01 16:12 報時光

台北市漢中街兒童醫院健兒門診部全面使用「多次無痛痘苗注射槍」種牛痘,圖為醫護人員位嬰兒施打疫苗情景。日期: 1963/02/27。攝影:陳明輝。來源:聯合報
台北市漢中街兒童醫院健兒門診部全面使用「多次無痛痘苗注射槍」種牛痘,圖為醫護人員位嬰兒施打疫苗情景。日期: 1963/02/27。攝影:陳明輝。來源:聯合報

2023年3月,228連假才結束,台灣便首次傳出本土猴痘確診個案,更一次新增兩例本土個案,分別為北部40多歲和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並確認與境外移入個案無關,猴痘病例從去年至今已累計7例個案。

人類對抗傳染病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戰勝的傳染病就是天花。天花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存在在地球上至少已有好幾百年的時間,1796年英國醫生金納發明了牛痘疫苗,人們開始接種,直到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正式消滅天花,過程也歷經了近兩百年。

近期被稱為類天花的「猴痘」在世界各地蔓延,各國也積極的採購天花疫苗。回顧台灣的接種天花、牛痘疫苗史,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已有規劃接種疫苗,並於1956年修訂「台灣省種痘規則」,規定人民從出生至二十歲之間,應施行種痘。由於自1955年起,台灣就未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1979年就宣布停止牛痘的接種。

日據時代發給的種痘劑證。日期: 1995/11/20。攝影: 陳慧明。來源:聯合報
日據時代發給的種痘劑證。日期: 1995/11/20。攝影: 陳慧明。來源:聯合報

民國四○年代的種痘證。日期: 2007/10/25。攝影: 林秀美。來源:聯合報
民國四○年代的種痘證。日期: 2007/10/25。攝影: 林秀美。來源:聯合報

省令本年度起 秋季普遍種痘

1956-01-08/聯合報/03版/

【本報訊】台灣省政府以天花在本省仍有零星發現,為求澈底撲滅該疫病,以確保民眾健康起見,昨特通令各縣市局政府,訂定自四十五年度起,公縣市應於每年秋季舉行人口總數三分之一之普遍種痘,應以每三年完成(一次)全部人口之普遍種痘工作。各該縣市局應即以各市鄉鎮區為單位,將人口總數勻分三期,自今年度起,分別每年予以種痘,嗣後並須繼續循環辦理。前項工作所需痘苗,統由省衛生處製造免費撥用,其餘種痘紀錄表(可利用公務登記冊),酒精,棉花,由各該縣市(局)負擔,自四十五年度起,分別核實編入年度預算內開支。

最新文章

隨意設置的自動販賣機有礙市容,各警局還得派出大批警員將設置在路旁的自動販賣機抬上...

自動販賣機擺滿街! 1984年大量拖吊的「自動販賣機風暴」

2023-05-31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許阿桂(坐者)十三日表示,華隆公司如因經營及資金調度問題,必須董...

偵辦華隆案出名! 民眾心目中的司法英雄「忍者桂」許阿桂

2023-05-31
私立崇先中學有43年校史,學生數最高紀錄近4000人,昨天已無學生,校園空蕩,令...

九0年代明星學校消失了 董事會掏空校產經營困難宣布廢校|雲林崇先中學

2023-05-31
臺北車站在納莉颱風的肆虐下也無法逃離被大水淹沒的命運,整個地下車站軌道與月台全都...

當台北捷運成為地下的「漂漂河」:納莉風災回顧

2023-05-30
警方為了追捕殺害2名警察、犯下54起刑案的通緝犯惡龍陳新發成立「獵龍專案」,19...

史上最猛烈的警匪槍戰 獵龍行動警匪駁火2000發子彈創史上之最

2023-05-30
六十八年元旦起,我國第一次簽發國民出國觀光護照,一名女士拿到護照後開心不已。日期...

第一本觀光護照的紀錄 開啟台灣人民出國觀光的新時代

2023-05-29
九十一高齡的老產婆捐出早期的助產證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1/29 ...

曾經到處奔走接生 如今幾乎消失在台灣社會的職業|產婆

2023-05-28
犯下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重大案件。圖/聯合報系資...

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 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

2023-05-27
電影《軍中樂園》以陽翟為主要拍攝地,金門縣政府事後重建拍片場景供遊客參觀遊覽,圖...

揭密軍中特殊代號「八三么」 隨歷史封存的「軍中樂園」

2023-05-27
職籃元年上半球季球季賽,裕隆以111:96擊敗泰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

台灣第一支民營籃球隊的榮耀之路! 今年SBL「裕隆」傲視群雄奪冠

2023-05-26
來源:2002/01/07/聯合報/第三版

被刑求寫下自白 冤獄14年再審無罪釋放|鄭性澤案

2023-05-25
經過四個小時的油漆,台北市立美術館廣場的雕塑「低限的無限」恢復鮮明的紅色,將在原...

太像中共紅星 雕塑家作品遭改色|1985年北美館紅星事件

2023-05-25
遊行、請願、示威、抗議 每次街頭活動就出現的「打香腸」攤販越來越多,他們機車一輛...

台灣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攤販的商機竟然大爆發?

2023-05-24
遊行、請願、示威、抗議 民進黨發動的「一二.二五」群眾示威活動,附近立刻有攤販賣...

當年社會運動的現場美食:「民主豬腳」讓人難以忘懷

2023-05-24
設立於私立義光育幼院大門口前的公用電話亭,設立不到一年已在亭內發現二十個棄嬰,被...

「媽媽電話亭」紀錄:20名以上棄嬰的驚人故事

2023-05-24
中山高速公路沿線路肩設置緊急電話,使用率不高,且經常故障,用路人建議拆掉好了。圖...

沒有手機的年代 高速公路故障求援秘辛大公開!當年只能靠這招…

2023-05-24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9/09/13 卜敏正攝影)

捐地超過120頃! 中正大學建校因為有「祂」!

2023-05-23
立法委員十五日基於男女平等精神,強烈要求鐵、公路車站女用廁所不得收費;交通部政務...

早年臺灣女性困擾揭露:上廁所還要付錢

2023-05-2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