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戴起口罩上體育 你我何時才能好好呼吸
在疫情之下,戴口罩出外上學、辦公,已是後疫期的生活常態,口罩早就是家庭學校常備用品。但是,別忘了我們和口罩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空汙」!
1979年松山國小附近的工廠排放廢氣,讓校園的天空蒙上一層灰霧,嚴重影響師生的身體健康,連上體育課都不得不戴起口罩,如果你曾戴著口罩運動過,一定都體驗過那快窒息的感覺,實在很不舒服。
然而在今日,因為疫情的加乘,你是不是覺得連呼吸都變得戰戰兢兢呢?2022世界地球日的主題:「Invest Our Planet.」讓我們用綠行動投資我們的星球,找回好的空氣品質!
松山國小罩濁煙 師生無語問「灰」天!半數以上罹染.喉頭鼻腔毛病.紛請轉學調職.不堪常期污染
1979-03-11/聯合報/03版/
【本報記者周萍、趙南雍專訪】初到台北市松山國小附近的人,很容易把天空中灰濛濛的一片當作濃霧,等弄清楚了竟是工廠排出來的廢氣,不禁訝異的蹙眉掩鼻,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松山國小近三千位學童,百餘位教職員,卻天天呼吸這些嚴重污濁的空氣。
去年,松山國小遭受空氣污染危害的情形,經過本報披露,曾引起有關單位重視,並即謀求改善。但是,時隔九個月,確實改善了嗎?目前,和松山國小東側毗鄰的三家工廠,永明鐵工廠配合該校作息時間,白天停工,夜晚操作。永和鐵工廠及寶山磚廠排放的含金屬氧化物的黃濁色煙,及黑煤煙,仍然每天隨風飄向該校每一個角落。晴朗風勁的天氣,濁煙倒還容易揮散,陰雨或無風的日子,灰濛濛的廢氣就籠罩整個松山國小,滯留不去。一片朦朧中,從校園這端竟然無法看清楚對面距離四十公尺的三樓教室。
教室門窗上的玻璃每天蒙上褐黃色的一層物質,粉白的牆壁也薰成灰黑色,課桌椅不到半天就舖上一片灰層,清潔工作令教師和學生感到頭痛。建成甫一年的游泳池,看台欄干已受廢氣侵蝕的斑鏽不堪,雖然每天由校工做清潔工作,水面還是飄浮著黑煤渣,池底總是一道黑垢,刷不勝刷。
事實上,根據最近的各區污染測定結果顯示,台北市空氣中浮游塵、落塵量、鐵板腐蝕度,仍以松山、南港區最高。而松山國小附近的落塵量仍然高居松山區首位,每平方公里達二十二點多公噸,較去年未見降低。 最叫人擔心的,是金校學生的健康問題,林宗源校長嘆氣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健康也是國家的財富啊!
去年,松山國小曾作了一項全校學生健康狀況的統計,發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學生患過氣管炎,百分之六十學生經常咳嗽或喉嚨不舒服,百分之十的學生上課經常有頭暈現象。據該校教師們最近觀察,這些情況目前並未改觀。三年一班學生章上林和陳念平說:上課時,常有帶瓦斯味的黑煙飄進教室,聞了就耍咳嗽、喉嚨痛。同班同學嚴心逸上星期甚至還流鼻血,醫生說是得了過敏性鼻炎。 二年四班的王杏如也是一嗅到廢氣煙霧就不停的咳嗽,有時戴上口罩也沒用。另一位同學李松樹,則是經常頭暈、噁心,等「臭臭的煙」消失後就好了。
一年級的曾繁華小弟弟,去年才進松山國小就讀,那時身體沒有一點毛病,現在卻已患了嚴重的鼻塞,必須天天用藥。曾小弟弟的父親說:他一開學鼻病就發作,寒假期間不上課在家,症狀就輕了許多。 家長們心疼子女健康受摧殘,要求轉學的愈來愈多。上學期已轉走五十六個學生。這學期至今也有三十二人轉至其他小學,據該校教務處說,轉學的理由至少三分之二是基於無法忍受污染的空氣。
松山國小八十多位教師中,到校服務滿一年以上的,多少都有呼吸系統疾病。教社會科的高老師有嚴重鼻竇炎;上六年級課的曾姓老師經常喉嚨作痛,肺部難過;教美勞的董老師則氣管過敏,老是咳嗽,有濃黑色痰;林宗源校長更是經常隨身攜帶鼻孔通霧器。
由於松山國小教師們經常前往公保醫院聯合門診中心耳鼻喉科求治,該中心李宏信醫師曾開玩笑地說:『松山國小的教師一律特別用最好的藥。』他並且贈送數本自著的「淺論耳鼻喉病」給該校全體教師,囑咐他們多吸收有關知識,以對抗烏煙瘴氣的環境,保養健康。
教師們忍受不住廢氣薰染,多萌去意,上學期就有近十位教師請調他校,由於積分的資格限制,僅有兩位調成。對於污染禍源的工廠,有關單位雖然一再管制、罰款,黑煙還是照冒,工廠方面不願花幾十萬元裝置處理廢氣的設備。市政府輔導污染性工廠遷移至桃園大園工業區的計劃,又因為電力線路費用等問題,還在作業階段。經濟部、市政府、工廠各有苦衷。何時重見新鮮空氣,松山國小師生只有無話問「灰」天。
最新文章
-
南太平洋島嶼搬到花蓮來 龍王颱風重創東方夏威夷樂園成廢墟
2023-06-02 -
啤酒危機與堵車困擾 忠孝東路卡車傾斜事件
2023-06-02 -
開店即排隊 葡式蛋塔席捲全台
2023-06-02 -
記憶中的防空坑:揭開台灣社會在軍事緊張時期的防空觀察
2023-06-02 -
驚悚回憶!1971年的華西街毒蛇集體逃脫事件
2023-06-01 -
自動販賣機擺滿街! 1984年大量拖吊的「自動販賣機風暴」
2023-05-31 -
偵辦華隆案出名! 民眾心目中的司法英雄「忍者桂」許阿桂
2023-05-31 -
九0年代明星學校消失了 董事會掏空校產經營困難宣布廢校|雲林崇先中學
2023-05-31 -
當台北捷運成為地下的「漂漂河」:納莉風災回顧
2023-05-30 -
史上最猛烈的警匪槍戰 獵龍行動警匪駁火2000發子彈創史上之最
2023-05-30 -
第一本觀光護照的紀錄 開啟台灣人民出國觀光的新時代
2023-05-29 -
曾經到處奔走接生 如今幾乎消失在台灣社會的職業|產婆
2023-05-28 -
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 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
2023-05-27 -
揭密軍中特殊代號「八三么」 隨歷史封存的「軍中樂園」
2023-05-27 -
台灣第一支民營籃球隊的榮耀之路! 今年SBL「裕隆」傲視群雄奪冠
2023-05-26 -
被刑求寫下自白 冤獄14年再審無罪釋放|鄭性澤案
2023-05-25 -
太像中共紅星 雕塑家作品遭改色|1985年北美館紅星事件
2023-05-25 -
台灣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攤販的商機竟然大爆發?
2023-05-2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