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八〇:那天和你去木船聽最後一首歌
那天我來臺北找你,站在車站前川流不息的天橋上,周遭的人皆打扮時髦,低頭再看看自己,雖已盡力收拾卻難以掩蓋土氣,時間在等待中悄然離去,心底忽然空落落的,有那麼一絲侷促不安。
你在連聲歉意中向我走來,說今日因課堂報告不得已晚到,我微笑著說沒關係,仔細打量你微上淡妝的臉龐,以及樸素卻煥然一新的穿戴,忽而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你說我們今天去木船聽歌,是社團學長介紹的一家民歌西餐廳,沿途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分享來臺北後的種種。走進裝潢古樸、燈光昏黃的室內後,你熟稔地坐下並招呼服務生點餐,我摸了摸口袋,說「今天我請,你盡量」,而你只是笑著點點頭沒說話。
後來那天晚上到底說了什麼,我再也記不清了,只記得你點了一首歌給我,而之後我寫的信你再也沒回。
八〇年代初期,位於西門町的「木船民歌西餐廳」以搶眼獨特的裝潢悄悄開幕,乘著七〇年代全台興盛的民歌運動而起,「木船」提供喜愛聽歌、唱歌的人們一個專屬的空間,不但可以盡情享受舒心的音樂,還能一邊放鬆享用食物,因此立即成為時下年輕人們的聚集之地,為不少五、六年級生留下永生難忘的青春記憶。
【同場加映】私藏1980至1990年初的舊時光,戀戀難忘的年少回憶全都映入眼簾。
民歌屋走出新風格休閒音樂領域歷久彌新
改善餐飲品質以廣招徠
1993-03-02 / 聯合報 / 16版
【記者詹三源╱台北報導】民歌屋發展已十餘年,雖然演唱的歌曲曲目屢有更迭,但抱著一把吉他彈唱的民歌手風格始終不變,許多名歌星在民歌屋中被發掘,許多民眾更在民歌屋內打發過不少年輕的休閒歲月,在休閒音樂餐飲的領域中,民歌屋一直有著歷久不衰的地位。
在台北都會引導民歌屋風潮的應該算是目前分店家數最多的「木船」民歌餐廳,其它像「尼羅河」、「木吉他」、「迪門」、「吉普賽」等,都各具特色,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著重自彈自唱的實力派演唱方式,不知培育出多少的知名唱將。
「木船」的張姓經理指出,民歌屋的發展應該已有十五年的時光,最初期以演唱西洋民歌為主,吸引不少年輕學子,花杯飲料費用,就可以點唱自己喜愛的歌曲欣賞,後來隨著校園民歌的清純唱腔興起,也帶動了民歌餐廳的曲風走向。
在目前的知名歌星當中,許多人都從民歌屋中崛起,像是鄭怡、王新蓮、周華健、潘美辰,到最近的張雨生、南方二重唱、優客李林等,都曾經在民歌屋中駐唱,最後朝螢光幕發展,可說民歌屋就是培養明星的溫床。
不過,由於民歌屋的重點在於民歌手的演唱品質,常給人餐飲水平較不講究的印象,對於部分比較重視餐飲水準的消費者來講,似乎缺乏了招徠的魅力,因此,業者也極力從餐飲改善著手,希望改變消費者的觀念,讓好聽的民歌和好吃的餐點,做真正的結合。
民歌餐廳 走過絢爛覓知音
休閒多元化 憶舊客人不少
1998-09-21 / 聯合報 / 20版
【本報記者范植明】「想念你、想念你,不知今夜你在那裡……」柔和的燈光、柔和的歌聲,配合著簡單的吉他音樂,民歌餐廳在台北市的鬧區夜晚,依然放送著青春的旋律。然而,曾幾何時,民歌餐廳如歌星演唱會般的盛況,早已今不如昔,家數也不斷在減少,成了少數喜愛民歌的市民,偶爾回味從前的地方。
民歌可以說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五四運動,一群早期的音樂人,將音樂創作的風氣帶進了大學校園。金韻獎、民謠風先後帶動青年學生自由創作、演唱的風潮,在六十、七十年代,台北市的大專、高中校園裡,吉他成了最流行的樂器,各校吉他社招生,總是人滿為患;三五好友吉他在手、唱合聲,自娛娛人,成了最時髦的活動。廣播電台、電視播放的音樂,有別於我愛你、你愛我的學生民歌,替流行歌曲注入一股清新、自然、青春情懷的生命力,走到那兒都聽得到。
民歌餐廳乘勢而起,「木船」一支獨秀,部分原為電子琴演唱的西餐廳,也改成了民歌演唱。董孟修是資深的民歌餐廳工作人員,民國七十二年,他才十二歲,隨母親從南部北上,白天念國中,晚上就到西門鬧區的歐奇西餐廳打工。七十四年,他進入木船工作,服務生、吧台、廚房他都做過。七十八年,一名木船、也是早期木吉他樂團第二代鍵盤手的民歌手從軍中退伍,開設木吉他民歌餐廳,小董被挖角到木吉他,一直服務至今。
「以前生意很好做,沒有MTV、KTV、卡拉OK,一到周末、假日,餐廳中午就客滿,門口還有人排隊,客人只是來聽歌,根本不在乎店裡的裝潢、餐飲品質,只要歌手好,生意就一定好。」小董回憶著當年民歌餐廳的盛況。
小董說,那時的歌手水準非常高,有些是已畢業的職業歌手,有些是在學的大學生,吉他自彈自唱、兩人三人合聲,一唱歌台下都沒人講話,一唱完馬上掌聲熱烈,唱完一個小時,歌手趕場,就有一大票歌迷跟著他走。當時,想進民歌餐廳演唱不是簡單的事,除了有本事,還要託人情,有的人試唱了半年,還不見得被錄用。歌手之間保持著良性競爭,比演唱水準、彈奏技巧,非常用心、敬業。因此,民歌餐廳裡有許多有實力的歌手,也有很多唱片公司的製作人經常在現場發掘新人,李宗盛、周華健、周治平等人都曾是實力派的餐廳民歌手,民歌餐廳也培養出許多國語歌壇幕前幕後的工作者。
台北市的民歌餐廳在全盛時期,以木船、木吉他、吉普賽為主的民歌餐廳,總數約有卅家以上,這兩年則急速削減並紛紛易主,只剩下七八家。
小董說,現在生意真的很不好,一方面不容易找到會自彈自唱或唱得好的歌手,客人多半是來聊天、吃東西、喝啤酒,唱的人不用心,聽的人也不在意,跟以前根本沒法比,老闆只是從民歌手走過來,堅持想要維持既有的風格罷了。
老字號的木船,去年收了兩家,現在只剩下峨嵋、獅子林兩家店。峨嵋店因為位置好,生意還算好。每天從中午十二時卅分起,排有七班歌手現場演唱,周末加開兩場,演唱到凌晨二時四十五分。
木船峨嵋店的店長溫瑞鳳,雖然只有廿三歲,卻已在木船工作了六年。她說,峨嵋店在假日晚上七、八時的生意最好,三個樓層的座位客滿,獅子林店的生意則還好,客人如果是來聽歌就坐在二樓,只為用餐、聊天者,則坐其他層樓。她認為,現場演唱對於某些客人,還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木船歌手開心組合的周寶全和游輝仁,分別在木船唱了七年和六年,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晚上兼差唱歌的目的,自稱是「來發洩白天工作的壓力,有地方唱歌,有掌聲又不用花錢,是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樂趣」。
周寶全說,以前木船全盛時期,約有六七十名歌手,大家都很賣力演唱,希望爭取到晚上八時的黃金時段班次,並視為一項榮譽,排在十時卅分以後唱則是很丟臉的事。但現在聽眾大部分已經不是來聽歌的,有些歌手也已經不再重視這項傳統,很多職業型的老歌手,唱歌時面無表情,只是應付著唱。
游輝仁說,現在大家可以去玩的休閒場所很多,一把吉他式的民歌演唱,欣賞的人不多了,有時他們會在音響較好的地方,搭配其他電子音樂增加演唱的熱鬧氣氛。雖然客人在變,他們仍會繼續唱下去。
三名客人表示,十多年前他們也來木船聽過歌,那時民歌非常流行,大家都喜歡聽吉他伴奏的歌唱。現在音樂的流行風格已大不相同,很多人更喜歡自己找音響好的地方,聽自己或朋友唱歌,到木船變成是偶爾來懷舊的性質。陳先生說,現在的社會提供了多元的選擇,其實也不錯,木船等民歌餐廳仍然存在,也代表著民歌演唱仍有一定的消費需求空間,讓大家各取所需。
喜歡這些老照片嗎?報時光「戀戀八零 • 明信片筆記書」收錄80-90年代初12張珍貴新聞老照
細膩高質感呈現明信片+筆記本雙結合巧思,找尋被遺忘的記憶,將瞬間時光永恆保存!
時光商號溫馨販售中 立即收藏:戀戀八零 明信片筆記書
最新文章
-
烈日下戴著傘帽! 早期國慶表演的「學生排字秀」
2023-10-04 -
街頭叫賣的童年滋味:古早味糖葫蘆
2023-10-03 -
中秋成為烤肉節前 傳統中秋節怎麼過?
2023-09-29 -
千里路迢迢的返鄉路 鐵公路加開賞月專車
2023-09-28 -
北漂返鄉的倚靠 金馬金龍到中興國光
2023-09-27 -
1997年淡江大學水源街 你我的青春回憶錄
2023-09-27 -
輔大中美堂 命名竟是因為這原因?
2023-09-27 -
從書局到專賣店!BB戰士模型玩具曾在台灣蔚為風潮
2023-09-27 -
團結就是力量!拔河、拔蘿蔔傻傻分不清
2023-09-26 -
從前也有的低頭族街景!看的卻不是手機而是「這個」
2023-09-25 -
學生時代作弊方式百百種 你見過這種作弊方式嗎?
2023-09-23 -
傳統月餅四大派 中秋糕點美食大挑戰 你分得清楚嗎?
2023-09-21 -
80年代爆紅本土漫畫《烏龍院》 你記得胖瘦和尚、大師兄與小徒弟嗎?
2023-09-20 -
連MSN也要叫聲前輩! 元祖級的通訊軟體「ICQ」
2023-09-12 -
「火焰之舞」掀起台灣踢踏舞風潮 七度來台魅力不減
2023-09-09 -
短短一年卡片熱銷百萬張!八年級生的經典街機回憶「甲蟲王者」
2023-09-07 -
陶晶瑩曾獻聲《世紀帝國》 微軟賣電玩嚇嚇叫!
2023-09-04 -
天兵一家遊金瓜石 與家人的旅遊幸福感翻倍
2023-09-0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