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環水的廟 苗栗頭屋鄉永春宮解開百年謎團

聯合新聞網 報時光
頭屋鄉永春宮一百多年前奉菩薩命名海棠宮,在明德水庫蓄水後,四面環水,信眾恍然大悟...

永春宮位於明德水庫北岸126縣道旁,橫跨一條吊橋,近年來受到水利署景觀台補助和客委會客家文物館的設立補助,使得其觀光遊憩設施更加完善,讓假日時更多的遊客湧至此地。

 【推薦閱讀】
 回顧60年前龍山寺 台北的古老廟宇與繁華商圈
 揭開乞龜王的神秘面紗: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永春宮背後有著豐富的傳奇故事。據耆老傳說和記載,清朝道光年間,一群來自粵東的人羅育光兄弟赤膊渡海來到台灣,最初在苗栗市田寮庄定居,後來遷至頭屋鄉拓墾。道光27年,他們在老田寮溪上游的小山丘上建立了一座名為石凸仔的小廟,供奉觀音菩薩。

然而,清朝咸豐7年,這座小廟遭到放火燒毀。四年後,當地人將原址壓平一丈高,重新建立了廟宇,並根據觀音菩薩的指示,將其命名為海棠宮。當時的信眾對於為何取名為「海棠」感到疑惑,因為這座小山丘的廟似乎並不與「海」相關聯。一直到民國59年明德水庫完工蓄水,小廟四面環水,信眾才恍然大悟「海棠」之意,至今讓人嘖嘖稱奇。

頭屋鄉永春宮昨天舉辦關聖帝君誕辰祭典,彰化信眾爭相撕取祭天的「長錢」,帶回家保平...

在海棠宮時期,瘟疫蔓延,鄉民無處求醫,但海棠宮被視為靈驗之地,拯救了無數生命,因此香火鼎盛。光緒26年,另外設立了信善堂,用以施予方藥救濟眾生,並勸戒鴉片煙毒的濫用。光緒27年,廟宇進行重修,兼奉三恩主,從此更名為永春宮,至今依然如此。

喜歡這些懷舊故事?現在加入LINE好友,鎖定更多精采內容,讓報時光陪你重拾美好回憶!加入line好友https://lin.ee/S0acq2A

廟故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