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DC漫畫最具指標性的超級英雄—超人,在台灣其實也算是家喻戶曉,許多人小時候看過電視播映的影集或卡通,對他有深刻的印象,也因此「超人」電影在台灣大都有票房佳績,早在近50年前的克里斯多夫李維版,就已在當時的電影市場造成熱烈迴響。
「超人」的漫畫早在美國被捲入二戰之前已經問世,黑白電影時期也曾經拍攝過,那時的華人地區對美國漫畫尚未有太深刻的認識,不過「超人」名稱簡單、易懂、夠響亮,在台灣比蝙蝠俠或是漫威的一堆英雄,都更讓人留下印象,為票房致勝奠下良好基礎。
1970年代後期,好萊塢電影的特效技術突飛猛進,以往看來會顯得不太真實的飛天遁地,在大銀幕上越來越沒有破綻,史蒂芬史匹柏、喬治盧卡斯等人的影片,更把特效片的行情炒熱到前所未有的高點。克里斯多夫李維主演的「超人」首集,當初廣告詞中就有一句「你將相信人可以飛起來」,正是主打飛行的場面有多炫目、逼真。
高大英俊的克里斯多夫李維,在接下「超人」這個角色時,尚不是知名大牌,可是他外型絕佳,又很用心揣摩這個角色,表演成績受到觀眾的高度認同,美國上映就開出票房紅盤。事隔半年多,台灣排在6月底的暑假上映,剛好趕上青少年放假、有更多空檔可以看電影,「超人」當然成為很多人的首選,從第一天上片,戲院門口即大排長龍,一路開高走高,最終成為全年度台灣賣座最好的外片Top 5之一,「超人」的名號也就此打響。
2年後的「超人第二集」在首集的亮麗成績下,未上映前已先受到矚目,片子風格增加更多的政治諷喻與幽默喜趣,觀眾支持度有增無減,又一次在台灣開出票房佳績,又一次登上台灣年度最熱賣外片的Top 5,而且數字還超越了「星際大戰」的續集「帝國大反擊」。
由於「超人第二集」喜感加倍、票房依舊出色,第三集乾脆直接找外界眼中「諧星」形象鮮明的黑人男星李察普瑞爾扮演大反派,讓整部片的嬉鬧感更強。超人這一次回到故鄉、和昔日初戀女友拉娜再續前緣,還在被設計下分裂出邪惡的自我,變成自身的正邪版本大對決。克里斯多夫李維雖然很喜歡「一人分飾正邪兩版」的演技挑戰,觀眾和影評卻明顯感覺出這集的成績倒退,反應在票房上就是和第二集差了一截。
可是到了台灣,觀眾的口味改變沒有老美那麼迅速,仍有許多超人迷帶著期待走進戲院,儘管看完也覺得不如預期,賣座相較第二集下滑幅度不算太大,倒是在台灣年度外片票房榜上,再也保不住Top 5,但仍有擠上前10名。
無奈「超人」系列在第三集的失利後,沒能止跌回升,而掉入更難堪的處境。克里斯多夫李維身為靈魂人物,力求第四集能重振雄風,不料製作公司因財務危機,將此片用最省錢的方式拍攝,只落得粗製濫造、特效失真可笑的結果,在美國票房慘跌谷底,也成了克里夫李維主演的最後一集。
「超人第四集:太空對決」在台灣也退出了此系列慣常的暑假大檔,直到10月光復節檔才推出。儘管口碑不佳,終於跌出了台灣年度外片票房榜的前10名,仍賣得同檔外片第一,證明台灣的「超人」影迷實在比老美要死忠、長情。
今年暑假期間 西片票房的回顧1981-08-26/民生報/07版/醫藥新聞
【皋比】每年一到六月底,電影業開始進入暑假檔,各家戲院紛紛推出王牌好戲招徠觀眾,此一黃金檔要延績至八月下旬,屆時學校開課,做為電影觀眾最大支柱的年輕學子步回校門,西門町電影街熱鬧的人潮才稍見減少。
今年的西片首先在暑假打頭陣的是「象人」、「超人第二集」與「世紀封神榜」。
「超人第二集」挾暑上集的餘威猛撲而至,聲勢相當驚人,此片與美加地區幾乎同時上映,這集超人除掉少了個馬龍白蘭度,以及導演換成李察賴斯特,陣容與前集大致相同,第二集的超人,增加了三個與超人同樣具有神力的惡霸(這三個角色分別由泰倫史坦普、莎拉道格拉斯與傑克歐哈洛倫擔任,他們的造型替本片增色不少),使得超人遇上了對手。雙方互相鬥法,以好萊塢製片公司的雄厚財力及一流的技術,提供的趣味普及到成年人的胃口,因此觀眾層面極廣,在兩家大型與兩家中型的戲院將近一個月的聯映之下,做了兩千六百萬的生意。另外一部「世紀封神榜」雖然在類型上與「超人第二集」同屬科幻神奇片,但它的吸引對象卻較偏重於兒童,不過該片的特效設計人雷哈瑞豪森是此類影片的頂尖高手,他在片中設計了許多神奇的景觀,值得一提。(下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