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主播,在老三台時代對於一般人而言,地位與電視明星不相上下,除了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之外,同時還有明星所沒有的專業度與影響力,當年各家電視的當家主播更是收視率的保證與決戰關鍵,因此每每電視台主播甄選時,總是萬中選一,擠破門也未必能錄取。
不同於現代有線電新聞台主播如過江之鯽,名字還來不及記得就忘記的主播們,過去老三台的超級主播,如中視的熊旅揚、沈春華、台視的李惠惠、李四端、陳藹玲、盛竹如、華視李豔秋、現今的台中市長盧秀燕等人,這些人就是電視台的收視率的保證,他們的名字猶如刻在觀眾心底的名字想忘都忘不了。
在1993年3月20日金鐘獎頒獎典禮上,很難得台視李四端、中視沈春華與華視李豔秋,這三家電視台的當家主播,同台站在一起,當時李艷秋在獲得金鐘獎「新聞節目主持人獎」時,在領獎時自稱獲得「最佳傀儡獎」,在那個封閉的年代中,此語一出震驚四座。
當年一個集三千寵愛又有金鐘加持的主播,站在頒獎典禮的台上說這番話,必須要有相當的勇氣,她藉著這個機會來表達我的想法,傳遞廣電從業人員的心聲,要正視新聞節目對社會傳達正面的訊息意義,而不是看誰報得口齒清晰、報得流暢的演講比賽。
事後他表示,一位電視主播不但要有自己的主見,並且有自選採訪題材的權利,但因為做新聞處處受限,而讓她金鐘獎台上自爆如「傀儡」一般,隨後就離開華視,適逢有線電視台興起,而成為談話性節目主持人。
金鐘幕後!爭!爭!爭! 李艷秋 典禮發難 有備而來 激動有理1993-03-22/聯合報/22版/影視廣場
(記者張文輝╱專訪)
新聞專業的理念,受到太多的扭曲與壓制了。她願意登高一呼,不在乎公司方面對她有何處置-華視新聞主播李艷秋在金鐘獎頒獎典禮上「發難」,為電視新聞遭到扭曲與壓制鳴不平,她說,這麼做她是有備而來的,電視新聞的尺度多年來都在原地踏步,電視新聞工作者相當痛苦與自責,她願意登高一呼,希望能夠得到支持,而不在乎公司方面會對她有如何的處置。
以下是針對李艷秋為電視新聞欠缺公信力,專業理念無法伸張,所做的訪問內容。
問:有人認為你在頒獎典禮上的致詞,有意猶未盡之處,話好像講得不夠清楚。
答:我想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我要指出的是,電視新聞沒有公信力,電視新聞被很多不當的力量所控制,從而使得電視新聞的專業理念遭到太多的扭曲與壓制。
(下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