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非專業演員也得多項國際大獎! 《一個都不能少》感動催淚無數人

聯合新聞網 報時光
張藝謀風光威尼斯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大出風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

《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描寫貧窮、農村教育為題材的劇情片,1999年上映,由張藝謀執導,為探求事物真實的那一面,因此全起用非職業演員,還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

 【推薦閱讀】
 王家衛經典電影2000年《花樣年華》 梁朝偉張曼玉雙雙獲金獎
 五六年級生青春記憶 記錄80年代台北社會 侯孝賢經典電影《尼羅河女兒》

電影改編自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電影主角為十三、四歲的鄉村代課老師魏敏芝,原本的老教師因母親重病需要回家探望,臨時找來魏敏芝代課,並在走前留下一句話:「這二十八個孩子交給你,到我回來,一個都不能少」。在代課的二十多天裡,突然某天班上一名學童因家裡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輟學到城裡打工,於是魏敏芝獨自一人踏進城尋人。

片中主角魏敏芝,是張藝謀從幾萬個孩子中挑選出來,她偏瘦、愛笑,有著質樸的氣質與不吝的自信。沒有專業訓練的演員,憑著導演放手讓演員自然發揮,生動的劇情,感動一票觀眾。本片獲得多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中國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等。

★加入 報時光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經典好文即時看!

金獅銀獅 張藝謀 又來搶獅

‘一個都不能少’首映 全場觀眾感動落淚

1999-09-08/民生報/14版/體育新聞

【特派記者李韶明、郭肇舫∕威尼斯專電】前晚在威尼斯媒體首映場,令全場觀眾感動落淚的大陸競賽片「一個都不能少」,導演張藝謀終於在前晚深夜抵達威尼斯,昨天早上張藝謀在Excelsior飯店吃早餐,被本報記者「巧遇」,張藝謀說:「民生報王發行人請我吃的牛肉麵真夠味兒,我永遠記得。」當他得知「一」片在媒體首映場造成轟動,他謙虛的說:「觀眾喜歡就好。」

張藝謀與威尼斯影展淵源頗深,他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獲1991年威尼斯影展的銀獅獎,1992年「秋菊」打官司」勇奪金獅,因此「一個都不能少」頗令此間媒體及影迷期待,傍晚5點50分的媒體首映場,4點多已出現長龍。

「一個都不能少」拍的是在大陸河北赤城縣一所「水泉小學」的28個小學生與年輕代課老師魏老師之間深厚感情的故事,魏老師被交代,她代課的26天期間,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其中一個女學生因跑得快,被選去體育學院培訓,另一調皮搗蛋的男學生張惠科因母病到城打工賺錢,魏老師想盡辦法湊錢到城把張惠科找回學校,過程艱辛,最後魏老師找到電視台台長幫忙上電視新聞尋人,意外讓社會大眾知道「水泉小學」學童在如何窘迫的環境求學,獲得慈善機關的捐助。因為大陸當局說故事要有圓滿結局,電影才可以拍。

張藝謀說,「一」片雖是喜樂收場,但他想藉由此片讓全球觀眾知道,其實中國大陸有許多學童的學習環境,就像「水泉小學」般貧窮,而現在一般學童的際遇,也不如「一」片中的學童幸運,「我母親那邊兒許多親戚當老師,每次我經過那些殘舊的教室,總忍不住往裡邊兒望一望,當時我想拍一部像『一個都不能少』的電影,表達我對大陸孩子們的關心。」

張藝謀表示,他不讓「一個都不能少」中的所有演員看劇本,「我發覺現在越來越多人民被流行文化所影響,尤其是電視節目,片中魏敏芝最後上電視接受電視新聞主播訪問,找失蹤學童的那段戲,如果事先我給魏敏芝讀腳本,她一定會去想像,且問我、問別人怎麼去演,那就不自然了。」

「一」片中飾演的「魏老師」一角是最重要的角色,張藝謀找到魏敏芝演「魏老師」的過程相當曲折,「我的副導演李弘尋遍全國,從數千名孩子中找到兩位人選,魏敏芝事實上是第二選擇,第一人選各方面都與「魏老師」特質符合,就是年紀太大了一點,片中這個老師定在13歲,年齡與她教的小學生差不多,魏敏芝的年齡符合條件。另外,我跟工作人員要兩個候選人在街上對著群眾扯開嗓門大叫,第一人選太緊張,叫不出聲,而魏敏芝卻盡情嘶吼,旁若無人,因此最後選中魏敏芝。

張藝謀說,魏敏芝是個純真的小孩,拍戲期間,他要負責盯好魏敏芝把功課做好,魏敏芝而第一次試鏡時,與張藝謀說話必須由副導李弘擔任翻譯,因為魏敏芝說,張藝謀說話的腔調她聽不懂。

張藝謀很近來很喜歡伊朗電影,喜歡那種返璞歸真,「一個不能少」就有這種特質。張藝謀年底要開一部現代都市電影,德國歌劇院也來邀他導莫札特的「魔笛」。

電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