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台灣文學經典改編 電影《兒子的大玩偶》

聯合新聞網 葉宛婷
黃春明(右)與由他的兒子黃國珍(左)設計「兒子的大玩偶」藝術花車將在今天的書香大...

中央電影公司於1983年根據黃春明的小說改編,推出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為了避免當時的政府審查出狀況,選擇將電影分成三個部分,降低風險,該片共有三位導演參與,其中侯孝賢為其一,而曾壯洋與萬仁則是新晉導演。電影的第一部分由侯孝賢執導,阿西扮演「大玩偶」的角色,中央電影公司希望透過這部作品,像《光陰的故事》和《小畢的故事》一樣,再次以親切的鄉土小品吸引觀眾。

【推薦閱讀】
 出六朝入廚房 典雅文學家林文月
 蔣經國與夫人約會之地─探訪台北中正區明星咖啡館

《兒子的大玩偶》是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代表,改編成電影同樣引起臺灣電影圈的新浪潮,故事發生在台灣1960年代,描寫一位父親為了養育兒子,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工作,阿西在片中扮演「三明治人」,他需要打扮成小丑的樣子,將臉塗成全白、穿著高調的服裝,背著電影看板,在各處走動宣傳。

此部電影的辛酸之處在於,男主角不僅因扮演小丑遭到陌生人及親戚的恥笑,還有他長期以小丑的形象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漸漸地,連自己的孩子都只認得面具,而不認得真正的父親,「大玩偶」一詞即蘊含著這苦澀的意味。

電影三個部份在語言運用上各有其妙處,「兒子的大玩偶」的台語比例超過90%,而「小琪的那頂帽子」則是使用標準國語,至於「蘋果的滋味」則以國語、英語和閩南語等三者平均分配。三位導演風格各異,因此每段電影呈現出不同的視角;相同的是他們都相當尊重原著理念,傳達的訊息簡潔明確,卻又富有深遠的意涵,展現台灣1960年代當時的政治局勢與百姓生活的困苦。

中影跨出重要的一步

大量起用年輕導演 創新風格

1983-05-10/聯合報/12版/綜藝 萬象

【本報記者╱黃寤蘭】中影公司根據黃春明小說改編的三段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六日上午在大世界戲院開鏡,三位導演中除侯孝賢外至少有兩位是嶄新的名單:曾壯洋與萬仁。這是中影早該做的事──請民間成名或賣座導演執導之餘,也應主動培養年輕新秀,不宜老是跟在民營企業後面選擇題材、演員與導演。

今年一系列選用新導演、社會寫實題材電影的計劃,在公司內部作業時曾遭遇各種不同的反對意見,綜合最主要的癥結是中影必須靠利潤營運,新導演水準無法預估、號召力弱,上半年開拍的四部電影類型走向一致,恐怕對票房不利。

而中影不但克服這些歷年來都不敢跨越的「心理障礙」,表現了電影人的良知理想,更進一步提出五千萬元資金,徵求民間合作,選擇好的企劃案開拍,成果雖然還是未知數,中影總經理明驥在電影市場蕭條聲中能有這種振衰起敝的作法,令人感佩。

對中影的期望,與「澳洲電影委員會」(Australian Film Commission)類似。澳洲數年前只有電視而無電影工業,這個委員會成立後,政府撥出大筆基金,一方面培養編導製片、有關工作項目專業人才,一方面接受有志電影的青年申請,擇其企劃書優黃可行者,由委員會提出相對基金助其拍攝,影片完成後又助其上映發行,票房營收不須回繳,如此數年,澳洲已出現相當有份量的電影作品與導演,委員會在好萊塢舉行「澳洲電影節」,重要影評人紛紛讚揚澳洲電影的成就,如今澳洲已有了國際知名的大導演。

中影公司固然無澳洲電影委員會的龐大財力,營運必須靠文化城、各地戲院及相關企業收人維持,但拍好電影,提昇國內電影業水準,提供優良的電影製作環境的宗旨則一致,中影已跨出很好的一步。

兩位新導演中,曾壯祥先修得文學碩士學位再赴奧斯汀德州大學修電影碩士,文學基礎強,雖然出生香港,但大學就讀台大外文系,對黃春明筆下的世界並不陌生。他主掌「小琪的那頂帽子」這一段。

萬仁麥桿式的造型頗有默劇演員的喜感,談吐還充滿大學生的「鮮勁」。他在好萊塢哥倫比亞藝術學校進修過,歷屆實驗電影金穗獎都有不錯的短片參展,執掌「蘋果的滋味」一段。

近年最被看好的侯孝賢負責「兒子的大玩偶」一段,他感性關懷且自然純樸的風格,已為喧囂不實的現階段中國電影闢出一條動人的路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