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教室裡的昂貴教具 |投影機

聯合新聞網 報時光
中山女中科學展,圖為女學生操作視聽教室的教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5/12...

 【推薦閱讀】
 提著便當上學的日子 充滿回憶的蒸飯號碼牌
 1984公務考試 五百多部打字機一起開動

投影機取代了傳統幻燈片及繪製海報的方式,無論課本、動物、植物等實體,均可照原物的色彩清晰投影,其附的透明投影片可書寫並自由翻轉、重疊。1970年開始陸續進口到台灣,1975年底,更被中山女中運用來展示科學展覽,但在當時,投影機在台灣價格高昂,透明片更是稀有珍貴,師生於是自製透明片。

美國曾為了解決軍隊中交待任務,講求時效和準確性的問題,在二戰前,由國防部撥下鉅款,製造出一項理想的開會工具,因軍事資料往往夾有地圖說明,傳統的黑板、掛圖都不能滿足需要。美國調查研究發現,人在記憶方面,同時聽到和看到的記憶率達50%,耳眼合用的效果較好,於是投影機被發明出來。

投影機構造簡單,使用前將各種資料圖解寫在透明片上,再將透明片放在正確的位置,利用燈光,將透明片上的資料,經折射鏡投射出來;在放大的光影中,資料清晰地出現在布幕或代用的牆壁上。它透過人類易於接受的視覺及聽覺,達到傳播、溝通的效果。

投影機最大的好處,是乾淨、色彩對比清晰。起初投影機是進口貨的天下,到了1987年,國產投影機陸續推出,市面上可買到1萬餘元的投影機,學校、研究機構皆普遍用它來做教學工具,教育部甚至編列預算,朝每一國小「一間教室一台投影機」的目標努力。

中山女中師生同心協力 製作視聽教育教材教具

克服經費困難‧獲致豐碩成果 利用校慶機會‧明起公開展出

1975-12-06/聯合報/06版/第六版

【本報記者‧郭淑敏】中山女中校長張叔南說:「我們不要學生讀死書,因此希望把視聽教育推動起來。」

正因為如此,中山女中所有視聽教育的教材、包括閉路電視的八糎影片、投影機的投影片、幻燈片等,從寫腳本開始、到拍攝、製作、剪接、以及放映,全部由師生一手包辦,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來做這些工作,目前,這些事已成學生們最好的一項課外活動。

為了指導學生參與這項課外活動,中山女中設有視聽教育中心。台北市教育局曾指示該校,視聽教育中心的作業成果,將作為台北市各高等中學的示範,所以中山女中決定利用明天校慶的機會,對外界作一成果展覽。視聽教育目前不論在省在市都沒有長足的進展,其原因很多,最常聽到的是經費和人員兩大問題,有錢當然好辦事,但如果有充裕的經費,是不是就能有相對的績效呢,其結果不一定樂觀,我們常可以聽到有些教師說;「我現在連進度都趕不上呢,那裡有空去弄什麼視聽教具還是教材!」

中山女中的生物老師陳協和、美術老師陳光華卻不這麼想,他們把所有課餘的時間,都花在輔導學生做視聽教育的教具與教材上,目前有高一、高二共五十一位同學跟著兩位陳老師做這件事,她們都是由於興趣的關係志願參加這項課外活動的。

推薦文章

留言